■ 內容簡介
「里山十帖」這個被宣告一定失敗的計畫,
是如何運用「設計思考」達到開業三個月住房率90%?
一家民宿,如何成為新潟縣大澤山這個小溫泉區的創生力量?
一個創業者,如何讓公司獲利,且同時與地方發展共好共存!
日本知名雜誌「自遊人」創辦人兼總編輯岩佐十良,將在書中娓娓道來,當市場調查數據與創業直覺相違背時,如何以編輯的眼光,打造出「里山十帖」這個新潟地圖上美麗的驚嘆號。
日本安倍內閣於2014年提出「地方創生」政策,作為因應人口流失、再造地方生機、振興地方經濟的國土發展策略,成為日本近來的熱門議題,也如火如荼地在日本各地實踐。
臺灣與日本在國土及社會發展上一直有著相似的軌跡,同樣正面臨人口過度集中都會地區、村鎮地區優質人力外流、總體人口高齡少子化等問題。借鏡日本推動經驗,我國政府將2019年訂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期望透過地方創生均衡臺灣,縮短城鄉差距。
「地方創生x設計思考:『里山十帖』實戰篇」,以「里山十帖」創辦歷程與手法為主軸,亦藉由案例陳述方式,強調設計思考是拋棄既有概念,採用能檢驗所有可能性的思考法。更是,地方創生不可或缺的成功關鍵工具,本書具體說明設計思考應用於地方創生之可能性與操作模式。
即將邁入元年的我們,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一同循著『里山十帖』從無到有反敗為勝的開辦歷程,透過實例掌握地方創生成功祕訣,為臺灣前瞻未來注入一些新創意、新概念、新作法、新協作模式,創造地方新價值。
※關於「里山十帖」的幾項事實
●位於新潟縣大澤山溫泉區,由「自遊人」雜誌開設的生活風格提案型旅館。
●開業僅三個月,住房率就超過九成,並獲得優良設計百選獎(Good Design Best 100)以及造物設計獎。
●旅館身為一個媒體,作為提供當地人新奇與發現的場所,帶給地方無限大的可能。
●在「以統計數據分析,開旅館絕對不可能成功。」的地方,執行一項「被地方銀行宣告百分之百會失敗」的企劃,即使如此仍在杳無人煙的山中創造出不可思議的異空間。
■ 目錄
第一章 「里山十帖」的開業奮鬥記
被銀行宣告「絕對會失敗」後,一鼓作氣逆轉勝。
Step1 一切的開端
從一通電話開始,包含設備的整修費,總預算一億日圓,沒有回頭路的工程正式啟動。
Step2 受挫~重新啟動
翻修或重建,用編雜誌的心態,「編輯」這座旅館。
Step3 成功的預兆
開幕初期平均住房率百分之三十,之後逐漸提升。
第二章 何謂「設計思考」
顛覆常識、產生創新的全新思考法
Method 1 現實社會與統計資料的反覆驗證
Method 2 共鳴整合
Method 3 思考的推翻&建立
第三章 催生「設計思考」的十大成功法則
Point1 精神的價值共享,比物質的價值共享更重要。
Point2 強化優勢,深化獨特性
Point3 回應特定客層的需求
Point4 意外的組合引發創新
Point5 創造真正「有故事的商品」
Point6 以創造地方貢獻為目標
Point7 對於看不見的成本與風險,敏感度要夠
Point8 錄用人才的關鍵字也是「共鳴」
Point9 創造市場的構想
Point10 帶入「年輕人的力量」以及「外部的力量」
後記
Social‧Line‧Design
■ 推薦序
看見美好,創造地方新生機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吳明機處長
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即將歇業的溫泉旅宿、一個偏僻的鄉村、一個外行的老闆,最重要的是,他們快沒錢了。「里山十帖」就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並且在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由《自遊人》雜誌總編輯岩佐十良先生接手經營。在開幕半年之後,就獲得了日本「優良設計百選」(Good Design Best 100),以及日本中小企業廳長官獎的「造物設計獎」等殊榮。在這樣一個看似很「連續劇」的公式、卻又是個活生生實例,其精采之處不只是如何在逆境之中,扭轉劣勢反敗為勝的過程,還包括了如何與在地優勢結合,帶動地方發展,共同與地方創造雙贏的局面。
這也是一個「地方創生」的典範故事。
「地方創生」是日本政府於2014年所推動的一個重要政策,主要是著眼於日本人口的少子化、高齡化,以及過度集中於都會區,所造成城鄉發展失衡、地方面臨消失的危機,期望能透過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增加地方上的工作機會,吸引人才回鄉或移居,進一步創造地方的生命與生機。
我國的狀況與日本非常類似。少子化與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將成為國家競爭力發展的隱憂;而人口向都會區集中,影響地方發展的動能。因此行政院參考了日本地方創生的精神與內涵,宣布民國108年為地方創生元年,在行政院設置「地方創生會報」,整合各部會相關政策工具,引導民間自主投入資源,以政府與民間力量共同合作,積極面對並解決相關問題。
其實,我國也不乏類似「里山十帖」的案例。位於南投竹山的青年何培鈞,十多年前在竹山大鞍地區,用一己之力整修了一棟百年古宅,打造成為一個具有思古幽情兼具現代風華的民宿。經過多年努力,不但民宿經營得有聲有色,他還把事業觸角延伸到竹山地區的發展。除了運用工作換宿的方法引進年輕人進到竹山,運用專長協助當地業者,另外也結合了竹山具有特色的「竹」元素,協助返鄉或移居的青年,留在竹山當地創業。在當地形成了一股具有發展動能及在地特色的新興聚落,為竹山帶來一股新生的力量。
經營一個地方型企業有其困難之處,各項資源不足、目標客源不穩定、知名度有限,同時需要投入相當的資金成本。現在看到了岩佐十良先生的大作,似乎為我們注入一股熱血的動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透過各界的合作,一定也可以看到我們各個地方,能夠創造出多個足以為地方所驕傲,並且帶動地方發展的企業。
未來,我們一定能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
每段經歷,都能為夢想帶來獨一無二的價值
薰衣草森林 林庭妃創辦人
閱讀「里山十帖」的當下,讓我有種熟悉的懷念感,彷彿回到從前創辦薰衣草森林的那段時間。任何創業都需要夢想與勇氣,之後就是不斷地面臨挑戰、努力突破,面臨困難、再一次努力突破。過程所經歷的一切,就是所謂的「設計思考」:從天然資源、文化故事、創意發想、市場期待、人才整合等等面向、不斷地嘗試再嘗試,或許成功,或許失敗,但每一個階段的經歷,都形塑這份夢想獨一無二的價值。相信看完這本書的讀者們,對於「創業」的輪廓,都將有一個更清晰的模樣。
無限可能,來自於重新定義
薰衣草森林 王村煌董事長
兩年前的春天,趁著參訪越後妻有大地藝術季之便,從十日町翻過山來到位於南漁沼市的里山十帖。多年在日本旅行,對旅宿養成一套自己的選擇標準,總期望在匆匆的一晩住宿中,能獲得身體上的休息以及內心深刻的學習。那一晚,里山十帖出乎意料地,以「壓倒性的非日常」令我回味許久。
絕景的露天風呂、恢宏的古民居大廳、經典的設計師家具、日本名店1L DK的合作展覧以及佐著森林中不同種類樹木汁液的晚餐…等,是非傳統旅館邏輯,是與地方元素高度結合的創意大集合。
然而這卻是由一位業外人士—自遊人雜誌社總編輯岩佐十良,在大家都不看好,預算嚴重超支的作品。岩佐十良以「編輯」的邏輯,重新定義身為旅館跟地方的各種可能,重新發覺旅行的種種樂趣。
這是一本兼具故事趣味和實務操作方法論的好書,一步步引導我們思考地方創生的種種邊界和思考脈絡。
2019年是台灣的地方創生元年,日本有許多成功但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