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7.12
規格:繁中/平裝/230頁/17 x 23/彩色
ISBN:9789863594673
備註:第二版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NT$450 原始價格:NT$450。NT$383目前價格:NT$383。
30501|王俊雄、徐明松|2017.12
尚有庫存
要瞭解台灣今日建築樣貌的成形,首先當認識台灣過去建築發展的脈絡,要瞭解台灣建築發展的脈絡,就應當自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作品開始認識。
台灣現代建築在二次大戰之後有了相當明顯的轉變,一方面由於脫離日本殖民,日籍建築師紛紛撤離台灣,另一方面隨著國民政府來台,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的形式成為主流,加上台灣50年代接受美援之後所面對的20世紀現代主義風潮,1950-1970戰後的這20年成為20世紀台灣建築發展最特殊的一個階段。
本書所介紹的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作品,主要來自三類建築師:一、在中國大陸出生,在大陸或海外受教育後來台的建築師;二、外國建築師;三、在台灣出生,在日本受教育的建築師。這些建築師的建築養成教育皆不在台灣本地,但他們的作品深深影響了下一代在台灣接受建築養成教育的建築師,進而逐步形塑出現今台灣建築的風貌。
■ 本書特色
本書按年代收錄30件作品,其中有像王大閎一樣大陸來台的建築師作品,像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台北教師會館、圓山大飯店、南港中研院美國所等,也有完全接受日治教育的台籍建築師,像台南神學院與高雄三信高商;還有就是藉由西方宗教的傳播所引進的外國建築師作品,後者為數眾多,力量不能輕忽,因為是更直接的現身說法,例如1957年美國建築師Anthony Stoner的台北聖多福天主教堂、1960年瑞士工程師 Dr. Justus Dahinden 的公東高工、1960年德國建築師Gottfried Bohm 的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堂及1968年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的聖心女中。
年份 建築物名稱 建築師
1953 建國南路自宅 王大閎 1918~
1972 國父紀念館競圖計畫案 王大閎1918~
1961 後壁菁寮天主堂 波姆(Gottfried Bohm) 1920~
1960 台東公東高工 達興登(Dr. Justus Dahinden) 1925
1957 台北市聖多福天主教堂 史托勒(Anthony Stoner)
1968 台北八里聖心女中 丹下健三 1913~2005
1958 台南市民族路林宅 金長銘 1917~1985
1957 台南市大同巴哈伊教中心 賀陳詞 1918~1994
1962 成大第三餐廳 賀陳詞 1918~1994
1959 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 盧毓駿 1904~
1961-1971 台北圓山飯店 楊卓成1914~2006
1962 高雄三信高(家)商學生活動中心 陳仁和 1922~1989
1963 高雄三信高(家)商波浪大樓 陳仁和1922~1989
1962 東海大學藝術中心(現為音樂系館) 陳其寬 1921~2007
1963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 貝聿銘 1917~、陳其寬 1921~2007
1959 東海大學校長會館 陳其寬 1921~2007
1957 東海大學舊圖書館 張肇康 1922~1992
1963 台大農業陳列館 張肇康 1922~1992
1968 台北嘉新大樓 張肇康1922~1992、沈祖海1926~2005
1963 台大醫院外科講堂 沈祖海 1926~2005
1973 台北海關大樓 沈祖海1926~2005
1967 台中衛道中學教堂 修澤蘭1925~
1963 台南神學院頌音堂 林慶豐
1965 基隆六堵鹽野義製藥廠 板倉準三 1904~1969
1970 1970年大阪萬國博覽會中華民國館
貝聿銘、李祖原、彭蔭宣
1972 南港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王秋華
1973 台北大陸大樓 吳文熹 ?~ca.1965
1969 清華大學體育館 張昌華1908~
1972 台北教師會館 張昌華1908~
1972 中原大學建築系館 黃寶瑜
◎ 王俊雄
美國康乃爾大學建築碩士,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博士。現任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主授設計,並探險於台灣建築的現代性呈現。
著有〈國民政府時期建築師專業制度之研究〉、〈國民政府時期南京首都計畫之研究〉、〈浮游的片段─台灣博物館空間解讀〉、〈把現代建築洗出來─洗石子與台灣建築現代性〉、〈憂鬱的現代─王大閎與台灣建築現代性1950-70〉等;其它多篇建築評論,散見於建築專業雜誌。且曾參與多項公共空間的規劃與顧問工作,希望從中尋求身為公民的意義以及從僵化制度中產出自由與美感的可能。其他身外之物包括:一堆內容彼此不相干的書籍,一溫室蝴蝶蘭與兩隻狗。
◎ 徐明松
銘傳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建築史學者。著有《柯比意 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古典‧違逆與嘲諷 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師》、《王大閎 永恆的建築詩人》、《粗獷與詩意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建築師王大閎 1942-1995》、《蔡柏鋒 不帶偏見的形式實驗者》、《走向現代 高而潘建築的社會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