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9.07
規格:繁中/平裝/200頁/17 x 22/彩色
ISBN:9789865727895
備註:初版
四百年前大臺北地區人煙稀少,觸目所及多為荒煙蔓草的景象。臺北如何發展到今日繁榮的盛況?本書透過歷史文獻、照片、建築圖、地圖和實地訪查,構築起臺北的發展脈絡。
十八世紀的臺北不似今日,當年天龍國沒有龍,只有羅漢腳。漢人隨著航運移居至此,開闢土地,興建寺廟、形成街市。從清代的開拓、日本的建設到戰後的發展,留下許多精彩故事與經典建築。
本書作者透過歷史文獻、檔案資料、舊照片、建築圖和地圖或石碑等遺物,加上實際走訪調查,從實際留存下來或留存於影像中的建築和街景,及曾經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故事,以清代、日治時期到戰後的時間軸,串起臺北都市空間變遷的過程。從新莊、萬華和相鄰的西門町地區,到北邊的大龍峒、圓山和劍潭,作者將臺北分成四個地區,從重要建築的興建、時代的背景和市街的發展,來看各地區空間發展的故事。
新莊最初因稻米生產和外銷而興起為市街,在日治時期市區規劃後街屋新建立面牌樓,從留存的構造和裝飾可以想像曾經有過的繁華。萬華的名稱來自舊名艋舺,這裡曾經是原住民駕著小舟往來淡水河邊的港口。由於大陸移民及兩岸貿易往來,萬華繼新莊之後發展成熱鬧的市街。清代興建寺廟和市街,經過日治時期的規劃,紅磚街屋櫛比鱗次,擁有全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其中「剝皮寮歷史街區」仍保存清代街道的樣貌。
西門町原來是窪地,日治時期開始興建街屋,日本商人在此經營各種商店,提供來臺日人生活所需,開啟了西門町的商業發展。窪地填高後形成新市區,西門町日益熱鬧,轉型為時尚區。大龍峒、圓山和基隆河對岸的劍潭地區山明水秀,從清代以來就是關係密切、共同發展的地區。清代時同安人在此定居,興建四十四坎街屋和保安宮,日治之初日本人設立圓山公園及對面的臺灣神社,後來民間也興建孔廟,在今天成為花博公園和圓山大飯店等重要地標。
從建築的興建過程及其建築特色,可以知道這四個地區因開發時間和所在地理環境而有不同的地區特性。本書構築臺北歷史、建築與空間的發展脈絡,細說臺北從清代的開拓、日本人的西化與和風建設、戰後的發展、家族崛起的故事、產業轉換與公共政策的發展過程,帶領讀者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阻隔,見證這段地虎變天龍的歷程。
【紀臺灣】圖說臺灣史系列(2019年書目)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
《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
《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
《臺北城中故事:重慶南路街區歷史散步》
《留聲機時代:日治時期唱片工業發展史》
《從臺車到巴士:百年臺灣地方交通演進史》
■ 序
從建築看時空轉換的故事
今天集政治、商業、文化等重心於一身,高樓林立、人聲鼎沸的大臺北地區,四百年前還是人煙稀少,只有原住民部落散落在淡水河和其支流之間,可以說觸目所及多為荒煙蔓草的景象。
臺北是經過什麼樣的歷程而發展到今天的繁榮盛況?
筆者過去曾經參與過許多為保存古蹟或歷史建築而進行的建築調查,發現若將個別建築的歷史背景連接起來,常常可以看出地區的發展歷程。於是筆者將過去調查中發掘的歷史文獻、檔案資料、舊照片、建築圖和地圖,或是石碑等遺物,加上實際走訪調查,從留存下來或雖消失但留存於影像中的建築或街景,還有曾經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故事,以清代、日治時期到戰後的時間軸,串起臺北都市空間變遷的過程,而寫成這本書。
因此,書中特別加入這些相關的原始檔案資料、舊照片、建築圖和舊地圖,以及現況照片,還有相關人物的小故事或日治時期特別的文化,另以專欄的方式敘述和說明,希望能更真實地呈現歷史情境。
同時,筆者也發現在臺北的不同地區經歷著不同的時空變遷過程,因此書中又從大臺北地區首先形成的市街──新莊,到萬華和相鄰的西門町地區,到北邊的大龍峒、圓山和劍潭地區,分成四個地區,由各地區重要建築的興建、時代的背景和市街的發展,來看它們各自空間發展的故事。
透過對建築興建過程的瞭解及其建築特色,可以知道這四個地區因為開發時間和所在地理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地區特性。
新莊是因為稻米的生產和外銷而興起的市街,一條街上曾經住了許多富裕的米商,也興建了好幾座廟宇,後來又經過市區規劃,街屋新建立面牌樓,因手工業的發展,街屋也有前店後廠的使用方式。在今天,許多精美的街屋立面可能被大招牌遮住,但仔細看仍會發現一些過去留存的構造和裝飾,可以想像曾經有過的繁華。
今天的萬華,名稱就是從舊名艋舺而來,曾經是原住民駕著小舟往來淡水河邊的港口。隨著大陸移民來到北臺灣及兩岸貿易的往來,萬華繼新莊之後發展成熱鬧的市街。清代興建的寺廟和市街,在日治時期經過規劃,成為整齊的紅磚造街屋,並且新建當時全臺灣學生人數最多的小學。現在也留下與學校相鄰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彷彿是從清代、日治時期到現在的時光隧道。
西門町原來是窪地,只有沿著臺北城西城牆的地區有道路通往艋舺,日治時期也因此開始在沿街興建街屋,日本商人在此經營各種商店,提供來臺日人各種生活所需的用品,因此開啟了西門町的商業發展。隨著窪地填高,形成新市區,提供了商業和公共建設的土地,西門町便越來越熱鬧,成為日治時期走在時代尖端,可以找到最摩登商品的時尚區。
大龍峒、圓山和基隆河對岸的劍潭地區,從清代以來就是關係密切、共同發展的地區。從同安人在此定居,興建四十四坎街屋、保安宮,而後人才輩出,日治時期民間還資興建孔廟。日治之初,日本人更因此地山明水秀、景色絕佳,而在此設立圓山公園,及對面的臺灣神社;而今天是花博公園和圓山大飯店等臺北重要地標。
此外,除了書中的四個地區,清代的臺北城內、城東和城南地區,或大稻埕地區等,也是臺北擁有個別歷史特色而發展至今的地區。接下來,作為本書之續集,希望能繼續從這些地區的歷史和建築資料,構築完成大臺北的建築和市街的故事。
自序
前言
新莊
1.從武朥灣社到新莊:臺灣北部最早的商業與政治中心
2.稻米的出口港:一府二鹿三新莊
3.廟街的形成
4.「米市街」與「米市巷」
5.林本源家族與鹽館街
6.隘門與福德祠
7.老地名
8.市區改正
9.產業發展
10.戰後的新莊
艋舺.萬華
1.艋舺的寺廟
2.街道的形成
3.消失於艋舺的寺廟
4.商行與富戶
5.社會救濟設施
6.艋舺的都市計畫
7.剝皮寮
8.日治時期的街屋
9.艋舺大道前的萬華林宅
10.從學海書院到老松公學校
西門町
1.日治初期的建築和風情
2.從第一小學校到末廣小學校:今天的福星國小
3.弘法寺
4.大悲閣
5.西門圓環與新起街西門市場:紅樓
6.西本願寺
7.「埋立地」:填土地
8.「壽小學校」:今天的西門國小
9.第三高等女學校
10.東本願寺
大龍峒.圓山.劍潭
1.劍潭古寺
2.保安宮與大龍峒地區的發展
3.大龍峒的民建孔廟
4.圓山公園
5.臨濟護國禪寺
6.臺灣神社
7.「明治橋」與「束力使街道」
8.圓山別莊
建築現今位置
大事記
◎ 王惠君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教授,同時擔任文化部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委員、文化部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新北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委員等。長期致力於台灣建築史與古蹟修復保存研究,著有《解開中山樓建築之謎》、《台灣都市物語》(日文版)、《老建築、好故事》(中文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