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特色
※ 給想自己蓋房子的屋主、建築領域新手,思考房子這回事!
※ 扭轉式破解!將坡地、狹長屋、畸零土地的阻礙一轉為住宅特色。
※ 單層住宅也適用!一開始就做對,徹底改善家的空間體質。
※ 提供住宅裡的好走動、好使用、好放鬆、好居住基本原則!
※ 看日本屢獲獎項的建築師,如何利用不同建材,打造室內通透與層次感?
※ 燈光設計圖解,呈現照明實際效果,滿足居家的建康與舒適需求。
※ 即便是資深建築師、專業室內設計師,也能在其中得到啟發與交流!
■ 內容簡介
看圖就能蓋出好房子!
日本住宅賞獲獎建築師,不藏私圖解執業祕笈
知識滿載的居家建築入門
●立剖透視圖詳細解說 ●燈光設計配置法則 ●全室建材使用清單
【一次給足,好房子斷面透視圖!】
書中,作者大方公開執業多年的個案,以實際圖片,搭配大量的專業「斷面透視圖」,不只逐一標示基地形態、尺度規格、結構與素材……等,更在重點設計上拉線,深入說明設計概念與想法。此外,除了充滿力道的建築體本身,還可從書中看到,兩位建築師如何大玩地板結構:錯層樓板、雙層地板……讓居家產生起伏變化,同時也創造以地為桌的書房、降板內嵌的客廳等趣味的室內景色。
針對燈光,也佐以圖示,羅列出11種運用於居家的照明設計,如:最小限度的照明、深凹部位的照明、由間隙透出的照明、反射的照明……透過圖像與線條、各種數據資料,與讀者進行交流對話,讓人們可以徹底理解一棟建物的身世背景。
【從15坪土地開始!30個獨棟住宅細部實例】
傾聽土地/住屋外觀/設想實際生活/視線與隱私/照明韻律
包家 地下室浮出地面,創造地下庭園。
荊野之家 用擋土牆反射光,為門廳通道引入光線。
成瀨家 運用道路高低差,截斷外部窺視。
多摩廣場家 鄰路牆面連續窗,導入銀杏行道樹景觀。
八岳山莊 將基地360度景觀極大化
岡崎之家 單坡屋頂外型,壓低高度、減輕建物的壓迫感。
白金之家 爭取空間最大值,主建物內縮創造斜壁停車場。
神樂板家 狹小基地外牆退縮形成露台,圈起一片私家天空。
鹭沼家 空箱概念進駐屋內,懸浮臥室打造新生成空間。
玉蘭家 雙層地板,客廳安置其中、書房以地為桌。
西谷家 傳統土間與現代廚房結合,營造空間畫分趣味。
富士見野家 鑿空陽台與玄關,是深凹空間也是超大照明燈。
【一堂日本建築系學生也在上的設計課!】
作者平日除了接受建案屋主的委託「設計」之外,也在大學裡教授「設計」課程,這本書的撰寫對象,正是這類剛開始學習建築設計的學生,以及對建築充滿好奇,有意為自己打造住屋的地主或案主們,盡可能地將一些住屋設計最基本、最常見的問題點整理成冊。
■ 目錄
Prologue 序章— 打造「今日」的住宅
0.1 和雨共生
0.2 與日同處
0.3創造「自然」與「建築」和諧關係
0.4 思考氣流的出口
0.5 為習慣注入新詮釋
0.6 生產制度 X 專業工法
chapter 1 基地「外」的價值
1.1 導入週邊風景
1.2 擋土牆的借景
1.3 當無法南面採光時
1.4 導入北側的暖陽
1.5 利用白牆的間接採
1.6 依道路決定建物外觀
1.7 讓周邊的環境極大化
1.8 重視遠景
1.9 顧及新舊建物的互動
chapter 2 傾聽「土地」的聲音
2.1 考量上空和街道/斜線限制下的多面體建築
2.2 考量上空和街道/藉天空率保全完整造型
2.3 以立體拼圖思考都市住宅
2.4 樓層內縮創造斜壁停車場
2.5 善用狹長基地延伸空間
2.6 順應畸零地形打造個性住宅
2.7 沒錯,平房的優點無可取代!
2.8 坡地住屋的水平設計
2.9 地面上的地下室
chapter 3 重視街坊間的「空間距離」
3.1 改變視線/低於路面的隱私保護
3.2 改變視線/高於路面的隱私保護
3.3 改變視線/在斷面結構上發功
3.4 改變視線/上方的隱私保護
3.5 改變視線/帷幕設計
3.6 改變視線/圈出天空
3.7 兼具隔間作用的窗簾
3.8 窗的陰影設計
3.9 障子門柔光
3.10選擇窗戶抑或選擇牆壁?
3.11 設置單純景觀窗
3.12 深凹窗設計
3.13 盡頭採光之美
chapter 4 打造安適的「居家場所」
4.1 錯層樓板的間距設計
4.2 加法:空箱組合
4.3 減法:鑿空設計
4.4 鑿空法創造高低變化
4.5 利用結構體打造獨有住宅空間
4.6 思考牆的厚度與開口
4.7 斜牆壁與斜天花板的趣味
4.8 複數軸線與雙坡屋頂
4.9 透過建材改變隔間的效果
4.10善用高低差的聚眾特性
chapter 5 空間的「形式」與「構成」
5.1 玄關的形式——入口空箱
5.2 玄關的形式——土間通道
5.3 整合「形式」——凹與凸
5.4 整合「形式」——素材與顏色
5.5 簡化「形式」——連續式外觀
5.6 簡化「形式」—外裝的接縫
5.7 建築╳傢俱——透過尺寸建立「形式」
chapter 6 發揮「素材」的力道
6.1 木材的線條運用——Y形柱
6.2 木材的平面變化——並排柱體
6.3 以木材的搭建法創造空間魅力
6.4 保存原始風貌的混凝土
6.5 探尋外牆灰泥的可能性
6.6 以布幕裝飾建築
6.7 以色彩裝飾空間
chapter 7 製造陰影的「照明」
7.1 最小限度的「照明」
7.2 深凹部位的「照明」
7.3 由間隙透出的「照明」
7.4 反照的「照明」
7.5 室內的「街燈」
7.6 包裹「照明」的天花板
7.7 創造韻律的「照明」
7.8 連結內外的「照明」
7.9 效果全然相異的兩種「照明」
7.10光的點與線
7.11 襯托質材的「照明」
7.12 屋外街坊的「照明」
chapter 8 友善易用的空間佈局
8.1 多重選擇的迴游動線
8.2 著重效率的最短動線
8.3 大人、小孩的日常動線
8.4 現代感的「土間廚房」
8.5 梯井創造動態空間佈局
8.6 空間佈局的關鍵——收納
8.7 變化就在「閒置」的空間裡
8.8 榻榻米和室的N種可能性
8.9 彼此相望的梯邊書桌
8.10 坐一望二的書架書桌
8.11 窗邊柔光下的書房角落
8.12 品嚐露天沐浴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