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7.12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19 x 26/黑白
ISBN:9789576555411
備註:初版
在都會區中,隨著都市化的發展,可利用的建築空間逐漸減少,為提供更多的公園綠地,以提升居住生活品質,高層建築的發展是必然趨勢。高層建築採用高強度材料是減少樓層構件斷面尺寸,增加建築使用空間的有效方法之一。台灣位於地震與颱風等天然災害侵襲頻繁且危害度高的地理位置,增加建造高層化建築的挑戰。日本遭受天然災害的威脅比台灣更為嚴苛,因此其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的發展經驗,值得台灣效法。參照日本發展經驗,唯有制定適當有效的設計與施工準則,建立政府主管機關、建築開發商、結構設計單位、及營造單位溝通平台,正向地進行工程技術問題的討論與提出施工品質確保的方案,共同努力,台灣採用高強度鋼筋混凝土之超高層建築結構才能如質地安全且合理的發展,鋼筋混凝土的營建技術才能持續創新發展。
■ 序
近十年來,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致力於「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的研發,整合產業界、專業學會與學術機構,建立台灣新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Taiwan New RC)結構系統之研發平台,以建造台灣高強度鋼筋混凝土之高層建築為目標,以工程的務實做法與學術的嚴謹態度,對於材料強度超越鋼筋混凝土現行耐震設計規範,且鋼筋強度上限790 MPa 與混凝土強度不超過100 MPa 的範疇進行研究,其強度約為現行工程實務常用強度的1.5 至2 倍。結構工程學會「超高強度鋼筋混凝土委員會」,長期支持國內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系統的創新學術研究與工程發展,除此之外,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整合國內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共同合作研發下,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強度材料研發與構件設計已獲得豐碩的成果。多賴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有系統地整合,及參與研究人員無私的奉獻其研究成果與寶貴的時間,此「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手冊」方能完成出版,相信本手冊可以提供相關教學、研究或工程應用的參考,也期盼本手冊可作為國內高強度鋼筋混凝土建築結構應用之開端與創新研究的基礎,並期待讀者對本手冊給予指正與回饋。
中華民國結構工程學會 理事長 呂良正
摘要
前言
簡介
設計手冊應用範圍與制定
符號與名詞定義
第一章 總則
1.1 依據
1.2 新材料新工法認可
1.3 引用標準
第二章 材料性質
2.1 混凝土
2.2 鋼筋
2.3 混凝土與鋼筋材料設計強度比
第三章 梁相關規定
3.1 適用範圍
3.2 撓曲強度
3.3 剪力強度
3.4 細部設計
3.5 裂縫控制
第四章 柱相關規定
4.1 適用範圍
4.2 軸力與撓曲強度
4.3 剪力強度
4.4 圍束作用
第五章 梁柱接頭相關規定
5.1 適用範圍
5.2 剪力強度
5.3 接頭箍筋
5.4 接頭鋼筋伸展與錨定
第六章 結構牆與連接梁
6.1 適用範圍
6.2 結構牆
6.3 剪力連接梁
第七章 鋼筋伸展與續接
7.1 適用範圍
7.2 鋼筋伸展
7.3 鋼筋續接
第八章 本手冊與現行規範設計公式之差異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