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8.09
規格:繁中/平裝/205頁/17 x 23/黑白
ISBN:9789867009357
備註:第二版
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
NT$400 原始價格:NT$400。NT$340目前價格:NT$340。
81775|孫全文、邱佩君|2018.09
已售完
住宅不但界定人與人的關係,也界定人與自然的關係。
十九世紀中,雕刻家格里諾(H. Greenough)以自然類比建築,強調建築應回歸自然法則以尋找有機之美,延伸出「形隨機能」的理念。此為機能主義思想源頭,後來影響到蘇利文(Louis Sullivan)、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有機理論。二十世紀初,一切事物回到本質來思考,建築的本質被定義為「對機能的探求」;建築能反映機能,成為當時的共同需求。
所謂的「有機建築」是以自然詮釋建築,思考人在天地間的位置、思考家宅的意義──建築成為界定人與自然關係的介質。李承寬在三○年代至現代主義重鎮的德國求學,他在有機的脈絡下發展建築形式,追隨有機主義者夏隆(Hans Scharoun)以及黑林(Hugo Häring),再轉化為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
李承寬談的有機並非對自然形式的模仿,而是以生物類比建築構成的邏輯:組織的秩序如同血脈循環、機能空間如同器官──建築是由自然化的過程而生,整體的協調不再是幾何性,而是相互性的關係。
有機的議題是變動的,具有時空性格。在本書出版第十年的當代,回顧德國有機思想及李承寬的建築實踐,並以有機的態度探尋台灣地域建築的走向,這是身在台灣的建築人值得深思的課題。
■ 再版序
本書於2008年初版以來,如今已過剛好十年了。
回憶當時,國內正好掀起新校園運動的有機建築趨勢,順時匆忙初版,以應年輕建築師及學生之需。後來發現書中一些圖片及內文有些錯誤未能及時再版修正,數年來心中一直耿耿於懷。
李承寬先生雖然於2003年去世,但他在東海大學及中台灣約13年歲月中,也培育了如趙力行、林東憲、徐岩奇、郭文豐、姜樂靜等傑出建築師及汪文琦教授等後繼者,改變及豐富了台灣的建築。
德國斯圖加特市也從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ifa展覽館舉辦了李承寬先生作品的特別展覽,以緬懷20世紀德國傑出的華裔建築師。本書在此時再版,也能讓國內建築師重視這位國際上曾受高度重視的李承寬先生,以及他與德國大師共同發展的有機建築理論,具有其時代意義。
最後,感謝林東憲建築師在編輯過程中,提供珍貴的圖片及資料,並詳細閱讀全文,指出一些圖文上的錯誤。在此再度表示感佩與謝意。
再版序
序言
前言:李承寬與中原建築系的淵源
緒論
第一章 李承寬與德國有機建築
李承寬與德國有機主義
黑林有機理論
第二章 自然觀──時空觀
自然觀之時空特徵
時空觀之時空特徵
小結
第三章 機能形式
整體設計
新時代生活──休閒與自然
機能的形式
小結
第四章 建築形式
風土形式的繼承與發展
李承寬建築分期
Maerkisches Viertel社區 1965-1971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 孫全文
教育背景:
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建築博士 1977-1982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1970-1973
成功大學工學士 1965-1969
研究領域:
近代建築思潮與發展、當代建築理論與批評、歷史保存與都市建築
◎ 邱佩君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
中原大學建築系學士
現任職於高雄市政府捷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