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9.05
規格:中英對照/精裝/257頁/19 x 26/彩色
ISBN:9789620765582
備註:第一版
首本研究歐美及香港古蹟活化專著
翻新改造物業必備參考
全書中英文對照
保育歷史建築物可以為社會帶來多種利益。它不只保存歷史建築物的文化價值,減少製造建築廢料,延長大廈壽命,也鼓勵透過再利用現存的大廈來實現建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本書探討活化再利用這種保育方法,由介紹保育建築的基本概念和歷史開始,並挑選海外及本地多個活化舊建築的成功案例,展示「活化再利用」的形式如何演變,及如何在歷史建築物和現代規例之間作出協調。
香港的工業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北移,造成很多工業大廈使用率不足,而這些建築物正是活化再利用的最佳對象。本書最後兩章探討活化工廈在香港的情況,並聚焦聯泰工業大廈活化再利用的真實案例,展示它經過長時間轉變成銀座式購物商場――「
活@KCC」的過程及挑戰。書中每一個案都為那些對建築活化再利用感興趣的人帶來啟示。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uildings brings multiple benefits to the
society. It not only preserves cultural significance, minimizes construction
wastes, extends building life cycle, but it also encourages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by reusing existing building stocks.
This book investigates into a conservation practice, known as adaptive
reuse. It begins with some basic concepts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other
conservation practices, followed by a series of local and overseas case studies
on adaptive reuse to show how this practice evolves and negotiates among
historic buildings and modern regulations.
In Hong Kong, industrial buildings are left under-utilized due to the
massive shift of production plants to the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decades.
These industrial buildings can be adaptively reused for new uses. The final two
chapters focus on the revitalization of industrial buildings in Hong Kong and
investigate the example of adaptive reuse of Luen Tai Industries Building,
showcasing the process and challenges of its long-haul transformation into a
Ginza-style shopping mall, life@KCC. Every case study in this book becomes a
learning lesson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the process of adaptive reuse.
■ 本書特色
本書為香港首本研究工廈活化的專書。讀者可從活化個案了解香港活化建築政策的推行及其局限性,並從中探討都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方向,出版角度獨特,有代表性
研究主力祈宜臻博士學術背景強,為保育建築方面專家,曾任香港大學建築學院的「社區項目工作坊」總監,參與大澳警署文化保育項目並出版專書,對同類項目富有經驗。是次研究團隊包括大學建築系教授、建築師等專業人士。
本書除本地活化建築個案,也包括海外活化再利用的個案,加上內容中英對照,對其他地區讀者也有參考價值。
■ 序
保育歷史建築物可以為社會帶來多種利益。它不只保存歷史建築物的文化價值,減少製造建築廢料,延長樓宇壽命,也鼓勵透過再利用現存的樓宇來實現建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自戰後時期,為了保育文化遺產,建築物的保育得到學者、業界和政府的支持。本書旨在介紹其中一個保育方法―活化再利用,而這個方法雖帶來不少好處但卻面對很多挑戰,本書希望為業主、建築師、設計師和業界提供一些實務指引。活化再利用的保育方法利用現存的樓宇作框架,並為了滿足現代用途而注入新功能。透過再利用樓宇的一些特徵例如樓梯內芯、外牆、窗戶及結構,樓宇將活化為當初落成時並未預期的新用途。雖然對於活化再利用能否保存整體的真實原有性仍然存在爭議,但很多真實案例,已證明活化再利用可以為社區帶來經濟效益和市區重建等好處。更重要是,為樓宇延長壽命,是公認的可持續發展方法。
本書首先介紹一些保育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歷史,接是一系列活化再利用的本地和海外案例。透過這些真實案例,讀者可以了解活化再利用的形式如何演變,及如何在歷史建築物和現代規例之間作出協調。由於建議進行活化再利用的項目,本身只達到當時落成時的標準,所以未必能滿足現代針對消防和無障礙通道等的規例。活化樓宇需要進行大型的翻新工程,其代價是犧牲了樓宇的原有結構和形式;同時為了提供配合新設施的空間,也影響了樓宇的完整性和真實性。有人建議,考慮遺產保育時需要採取整體的方法,也要盡最大努力嘗試把舊和新的元素融合,當中的考慮包括都市狀況、鄰舍、公民和潛在的經濟影響。除了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外,活化再利用也強調社會的可持續性。透過鼓勵本地持份者參與活化樓宇的過程,可以為建築遺產帶來更具持續性的用途。
在香港,除了唐樓和其他舊式的建築物外,工業大廈是活化再利用近幾十年最盛行的項目,原因在於大量生產線已轉移到內地。現在,不少人正討論在1950
至1970
年代落成的工業大廈和分層工廠大廈的未來潛在用途,而其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方法,是把這些工業大廈活化再利用為現代建築物。本書最後一章聚焦在聯泰工業大廈的案例,展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轉變中的過程、挑戰及成果。其成果就是一個由現存工業結構活化為商業用途的項目「活@
KCC」,它為那些對活化再利用感興趣的人帶來啟示。本書的結論為業界、設計師和業主提供有用的指引,不只為進行活化再利用時確定了可持續發展的方法,也為我們在面對遺產保育、社區參與和社會凝聚力等課題時,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態度。
序言
活化再利用的背景 梁以華
1.1 活化再利用之概念的興起
1.2 現代保育中「改變」的概念
1.3 遺產概念的改變
1.4 釋放工業建築的潛能
1.5 規管條例與活化重建
1.6 現行香港保育及活化再利用的機制
1.7 香港活化及改建私人歷史建築的前景
1.8 活化再利用是傳遞歷史資訊的最佳方式
從建築的角度看活化再利用 何培斌、杜睿杰
2.1 以活化再利用作為文物保育方式
2.2 以活化再利用作為建築創造
2.3 結語
活化再利用項目的海外案例 鍾宏亮
前言
3.1 都靈快意林格托工廠:從汽車製造廠到城市交匯點
3.2 三藩市吉爾德利廣場:從巧克力工廠到文化遺產
3.3 上海1933 老場坊:從屠宰場到創意基地
3.4 新加坡河畔駁船碼頭 :從貿易碼頭到河岸消遣地
活化再利用的香港案例分析
林中偉、李仲明、洪彬芬、陳祖聲、祈宜臻
前言
4.1 社區服務:雷生春
4.2 整合社區網絡:藍屋建築羣
4.3 為創意產業增值:茂蘿街七號(前稱動漫基地)
4.4 復甦經濟生產︰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4.5 結語
工業大廈的活化再利用 余家聲
前言
5.1 香港的工業發展
5.2 香港輕工業工廠之沿革
5.3 如何活化再利用香港之工廠建築?
香港工業大廈的活化再利用項目:葵涌聯泰工業大廈(活@ KCC) 祈宜臻
前言
6.1 葵涌和大連排工業區的歷史
6.2 聯泰工業大廈的發展
6.3 聯泰工業大廈的建築修改:深入分析
6.4 評定價值
6.5 公眾參與
6.6 活化再利用的建築分析
6.7 結論︰未來項目發展方向
結論 余家聲
前言
7.1 規劃活化建築物的建議步驟
7.2 識別許可用途
7.3 新用途下的新條例
鳴謝
◎ 祈宜臻Tris Kee
香港註冊建築師和認可人士。現任香港科技與高等教育學院(THEi)設計和環境學院副教授及課程主任。
曾出版多本與建築相關的書籍,包括《舊大澳警署之百年使命與保育》、We Own the City 和Building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in Hong Kong(合著),並為Hong Kong – Barcelona Urban Exchange 撰文。
於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建築學院畢業後,曾在羅馬、阿姆斯特丹、倫敦和溫哥華工作,然後返回香港發展。她一直致力於多元化的項目,包括城市復興計劃、地區願望研究、海濱規劃研究、可持續發展、文物保育和公眾參與。她在所有的項目中均倡導積極方法,讓社區參與建築和設計實踐。
Registered Architect and Authorized Person in Hong Kong. She is currently the Programme Leader and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Faculty of Design and Environment at the Technological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 of Hong Kong (THEi).
She has published a number of architecture-related books, including Old Tai O Police Station, We Own the City and Building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in Hong Kong (co-published) and contributed to the Hong Kong – Barcelona Urban Exchange.
After graduated from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Tris worked in Rome, Amsterdam, London and Vancouver before returning to Hong Kong. She has worked on a broad range of projects including urban revitalization schemes, district aspiration studies, waterfront planning researc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public engagements. Tris advocates an active approach to engag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practice i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in all of her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