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3.01
規格:繁中/平裝/344頁/17 x 23/黑白
ISBN:9786263436060
備註:第二版
競爭變得激烈化的現在,企業組織要生存與繁榮,需要針對顧客所希望的高品質之產品、服務,以低廉的成本迅速地提供。產品、服務若是屬於單純的時代,生產現場或服務的提供現場,只要努力打拚都能設法做到,可是,像目前產品或服務變得複雜化時,不只是特定的部門,所有的部門如不改善各自的過程,產品或服務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等綜合性的水準,自然是無法提升的。
改善並非口號,要身體力行,而且改善並非毫無章法,本書為了使改善能導向成功,說明有標準式的步驟。只要務實的依循此步驟進行,都能有效果呈現。此外,改善並非土法煉鋼,仍須佐以合適的統計方法,書中也介紹有方法的內容。
本書不僅是為直接參與生產、服務的第一線人員,也是為所有各部門的人員能夠輕鬆閱讀而執筆的。這如先前所說明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的改善,所有部門的參與是不可欠缺的。以品質為核心的改善進行方式,不妨以本書作為導入口,並以相關書籍作為參考,想必可以強化品管的改善知識。
綜觀本書是採圖解式循序漸進的解說,簡明易懂,作者期盼本書能做為讀者學習的敲門磚,再進階參閱其他相關品管書籍,以熟悉品管之運用。
■ 序
品質管理的基本事項是在於「品質的想法、看法與作法」,此想法與看法即為品管思想(philosophy),有了適切的品管思想,行動才不會發生偏差,也才能達到期望的結果,此即為國父孫中山所說的:「有了思想才會有信仰,有了信仰才會有力量」的道理。因此,本書將此品管理念放在第1章,其中介紹品質的原理、管理的原理及品質定律等,有助於了解以品質作為核心的經營思想。
品質的作法(methodology)包括改善、維持與創新,日本企業的改善,從1970年代到1980年代,特別是品質管理中的改善受到世界的矚目。在此時代的許多日本企業,針對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等,建構起積極地改善過程的此種文化進而獲得成功。譬如,利用QCC活動在製造現場降低不良、改善品質、降低成本,就是其直截了當的例子。
競爭變得激烈化的現在,企業組織要生存繁榮,有需要針對顧客所希望的好品質產品、好品質服務,以低廉的成本且能迅速地提供。產品、服務若是屬於單純的時代,生產現場或服務的提供現場,只要努力打拚都能設法做到。可是,像目前產品或服務變得複雜化時,不只是特定的部門,所有的部門如不改善各自的過程,產品的品質或服務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等綜合性的水準,自然是無法提升的。
那麼,改善要如何進行才好?其核心是「正確地掌握事實,以邏輯的方式判斷」。以直覺進行改善,如果結果變好那自然是最好不夠了,可是,實際上無法如此的情形也很多。並且,大型專案為了避免失敗,儘可能提高改善的成功機率更是有需要的。此即本書將改善放在第2章的理由。
改善並非口號,要身體力行,而且改善並非毫無章法,本書為了使改善能導向成功,說明有標準式的步驟。這是指「整理背景」、「分析現狀」、「探索要因」、「研擬對策」、「驗證效果」、「引進及管制」。
只要務實的依循此步驟進行,都能有效果呈現。此外,改善並非土法煉鋼,仍需佐以合適的手法,因之日本產學合作經多年的努力開發出有效的「品管七工具」,企業實施之後效果顯著,又有感於品管面對的問題並非全是數值性問題,也有定性的問題,因之日本產學又基於此問題的需要,著手開發「新品管7工具」,企業實施之後甚有助益。因此本書將「品管七工具」及「新品管七工具」列於第3章,供讀者參考,由於只是簡述,其中若有不足之處,請參閱《EXCEL品質管理》(五南出版)。
日本的TQM活動已在許多的企業中極為活躍地進行,且獲有甚大的成果,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即使海外,日本的TQM也是嶄露頭角,究其日本產品優良的原因,可以說是日本企業努力推行TQM活動的關係。如今日本不僅是製造業,甚至連建築業、服務業、金融業等所有的業界,引進TQM的企業也是有增無減。
因此,第4章的內容主要是介紹推行TQM活動所需的體系及模式。依序概說TQM是什麼、支撐TQM的行動指針與基本的想法、提升各過程水準的方法、提升組織全體水準的方法、各階段TQM推行的重點,最後是介紹TQM的模式與其效果的活用。由於敘述著重在TQM的要點與想法,想進一步學習的讀者也可以此書作為橋梁,再參閱其他相關書籍,相信會更有助益的。
本書不僅是為了直接參與生產、服務的第一線人員,也是為了所有各部門的人員能夠輕鬆閱讀而執筆的。這如先前所說明的,品質、成本、速率、生產力的改善,所有部門的參與是不可欠缺的。以品質為核心的改善進行方式,不妨以本書作為導入口,並以相關書籍作為參考,想必可以強化品管的改善知識。
綜觀本書是採圖解式循序漸進的解說,簡明易懂,作者期盼本書能做為讀者學習的敲門磚,再進階參閱其他相關品管書籍,以熟悉品管之運用。
最後,書中如有謬誤之處,尚請賢達指正。
序言
第1篇 品管理念
第1章 品質的想法
1-1 何謂品質
1-2 品質的定義
1-3 使用的合適性
1-4 誰是顧客
1-5 品質的兩個層面
1-6 品質保證的精神
1-7 從狹義的品質到廣義的品質與社會的品質
1-8 品質與周邊技術的關聯
1-9 品質成本概念(1)
1-10 品質成本概念(2)
第2章 管理的想法
2-1 管理的循環
2-2 標準化是活的
2-3 「異常」的處理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1)
2-4 過程管理─品質的形成(2)
2-5 用於工作上的質
2-6 過程管理
第3章 事實的管理
3-1 以事實為依據的管理和事實與數據之間的偏差
3-2 統計的發想(1)
3-3 統計的發想(2)
第4章 綜合的想法
4-1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1)
4-2 由最高經營者(TOP)做起的TQM(2)
4-3 部長、課長應有的姿態與由基層做起的TQM
第5章 保證的想法
5-1 後工程是顧客
5-2 特性的使用方法與管理項目
5-3 防止再發與標準化
5-4 TQM與「太忙」的託辭
第6章 過程的管理
6-1 改變工作方式與標準化
6-2 由真實出發(發自內在)
6-3 利用結果來進行管理
6-4 追究原因
6-5 「利益」是一種結果
第7章 統計的想法
7-1 以數據說明事實
7-2 層別與變異
7-3 柏拉圖與重點導向和「管制圖」的精神
7-4 從「圖形」到「管理圖形」
7-5 「異常」的意義
第8章 品管的哲學
8-1 品管定律
8-2 品管疫苗
8-3 14項實施要點
8-4 7項致命惡疾與各種障礙
第2篇 品管手法
第9章 品管七手法
9-1 QC式問題解決步驟
9-2 QC七工具是什麼
9-3 查核表
9-4 圖表
9-5 柏拉圖
9-6 直方圖
9-7 特性要因圖
9-8 散布圖
9-9 管制圖
第10章 新QC七手法
10-1 N7是整理語言資料與解決問題所準備的工具
10-2 N7是利用小組充實計畫的工具
10-3 活用N7的4個著眼點
10-4 親和圖
10-5 關聯圖
10-6 系統圖
10-7 矩陣圖
10-8 PDPC法
10-9 箭線圖
10-10 矩陣資料解析法
第3篇 改善管理
第11章 改善的需要性
11-1 何謂改善(1)
11-2 何謂改善(2)
11-3 有組織地推行改善
11-4 何謂改善的環境與改善提案制度、表揚制度
11-5 支持改善的基本想法
11-6 「以數據說話」是原則
11-7 改善步驟的需要性
11-8 改善的步驟
11-9 有關手法的整體輪廓
第12章 背景整理
12-1 背景整理的目的
12-2 以重點導向來進行─柏拉圖
12-3 整理茫然不明的狀況─親和圖
12-4 定量性地整理─利用平均、標準差來檢討
第13章 現狀分析
13-1 現狀分析的目的
13-2 積極地收集事實
13-3 調查符合規格的能力
13-4 掌握整體的輪廓
13-5 時系列的調查
第14章 要因探索
14-1 要因探索的目的
14-2 定性地表現結果與要因
14-3 列舉要因或系統的創意
14-4 以定量的方式考察要因
14-5 更正確地表現結果與要因的關係
第15章 對策研擬
15-1 對策研擬
15-2 評估系統的方案(1)
15-3 評估系統的方案(2)
15-4 利用實驗來考察 222
15-5 在企劃、設計過程之間搭起橋梁
第16章 效果驗證
16-1 效果驗證的目的
16-2 評價影響度
16-3 以時系列的方式評估故障
第17章 引進與管制
17-1 引進與管制的目的
17-2 將作法標準化
17-3 設定引進對策的方式
17-4 使對策能安全、確實地運作
第4篇 全面品質管理
第18章 TQM的需要性
18-1 TQM的目的(1)
18-2 TQM的目的(2)
18-3 TQM的目的(3)
18-4 TQM中的管理
18-5 「全面性(Total)」活動為何需要與TQM成為生存的必要條件
18-6 TQM的願景
第19章 提升各過程水準的方法
19-1 5S
19-2 標準化
第20章 提升整個組織水準的方法
20-1 綜合推進的要點
20-2 方針管理
20-3 日常管理
20-4 機能別管理
20-5 高階診斷
第21章 各階段TQM的重點
21-1 品質保證體系的配備
21-2 研究開發、企劃階段
21-3 設計階段(1)
21-4 設計階段(2)
21-5 生產準備、採購管理階段
21-6 生產、服務提供階段
21-7 營業階段與庫存、物流階段
第22章 TQM的模型與其效果的活用
22-1 ISO 9000系列規格
22-2 戴明獎(1)
22-3 戴明獎(2)
22-4 六標準差(1)
22-5 六標準差(2)
22-6 TQM的本質與模型的活用
22-7 TQM所指向的文化、風氣
22-8 引進TQM的重點
◎ 陳耀茂
日本(國立)電氣通信大學經營工學博士
東海大學企管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