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07.01
規格:繁中/平裝/279頁/19 x 26/黑白
ISBN:9789576554278
備註:初版
人類對地球表層所施加的改變,既有建設性的一面,也有破壞性的一面。由於人類對於大範圍、長時間的自然作用及其影響還缺乏預測的能力,所以人類對於自然的改造難免會陷入某種程度的盲目性。就像土木工程師很自豪的稱呼自己是地球上最偉大的雕刻師一樣,因為現在的施工機具越做越大,其產量極為驚人,所以具有這種豪邁之情無可厚非。然而工程師最好還是採取永續發展的策略,悍衛開發與環境的協調性。
作者從民國70年代初期即在成功大學土木系兼課,鑒於土木系的學生在地質方面的訓練仍須加強,於是開授高等工程地質學一門,授課時乃將地質學在工程上的應用,深入淺出的傳授給學生,頗受大家的歡迎與好評,迄今已超過20年。茲根據20餘年來的授課經驗,將地質學在山坡地開發及防災科技方面的應用建立一套邏輯系統,加入作者過去著作中的精華,再加上作者數十年來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編撰成書。希望能為山坡地的開發與利用貢獻一點心力。本書不但可以作為教科書,而且也可以供社會人士卓參。
第一章 緒言
山坡地的定義
坡度的分級與其可利用極限
代表性的坡度
台灣地區山坡地的分佈
山坡地的重要課題
第二章 山坡地的特性
前言
山坡地的地形特性
山坡地的地質特性
坡體是由岩與土共同組成
岩盤內含有各種不連續面
山坡地常遇到斷層帶
山坡地的岩盤仍遺留著水平殘餘應力
山坡地隱藏著各種地質災害
山坡地的侵蝕特性
山坡地的地下水文特性
第三章 山坡地的地質災害及其發生條件
前言
災害的定義
地質災害的特性
自然現象
必然性
隨機性
週期性
突發性與漸變性
預期性
區域性
可防性
防治工作的持久性
防治工作的風險性
防治工作的有效性
負經濟效益
山坡地常見的地質災害及其發生條件
外動力地質災害
落石
傾翻
崩塌
滑動
土石流
地盤下陷
河岸侵蝕
向源侵蝕
內動力地質災害
地震
活動斷層
火山活動
第四章 山坡地的地形分析
前言
地形圖的閱讀
地形圖的坡度分析
地形圖的地質分析
根據水系推測岩性與地質構造
根據異常水系推測地質構造及其成因
根據河谷的地形推測地殼運動
根據等高線形狀分析地貌類型
典型的邊坡地形
邊地的坡形
邊坡地形的成因分類
坡頂或台地面
岩壁
岩盤
殘留土壤
崖錐堆積
崩積土
沖積扇
河階台地
侵蝕清
崩塌地及地滑地
土石流
遙測應用於地形分析
第五章 地質圖分析
前言
地質圖的解讀
地質圖的內容
續圖步驟
地質圖的簡單計量
地質剖面圖的製作
剖面位置的選擇
走向線法
視傾角法
第六章 環境地質調查與分析
前言
調查的目的與內容
基本調查
地質災害調查
落石的調查
崩塌地的調查
地滑地的調查
順向坡的鑑定
土石流的調查
廢礦區的調查
活動斷層的調查
分析
初步環境評估
環境地質調查報告
第七章 工程地質調查與分析
前言
缺露頭的調查法
由區域地質的走勢外延到調查區
岩壁的清理
人造露頭
由兩個視傾角決定岩層的位態
從三孔鑽探資料求取岩層的位態
節理調查
位態調查
節理面調查
物探
電探法
震測法
聲測法
鑽探
簡易現場試驗
點載重試驗
施密特鎚試驗
工程地質調查報告
第八章 山坡地的有效防災-軟體面
前言
危險聚落的全盤體檢
區位的限制
最小基地面積
最小保育區面積
最大鋪面面積
開發密度
危險地帶的禁建
坡度陡峭
地質結構不良、地層破碎或順向坡有滑動之虞
活動斷層
對安全有危害的礦坑或坑道
廢土堆
河岸或向源侵蝕
崖坡
洪患
斷崖
為了救災目的而規定的退縮距離
為了自己及左鄰右舍的安全而設的退縮距離
第九章 山坡地的有效防災-硬體面
前言
整地工程
順應原地形
剥土工程
基坑工程
填方工程
基礎工程
地基勘查的重要
土岩交界的處理
膨脹土的處理
地下空洞的處理
採礦活動
石灰岩溶洞
板岩順層滑動造成的空洞
邊坡工程
落石
危岩處理法
落石攔截法
落石疏導法
地滑
成因與滑動面調查
排水處理法
降低下滑力
增加抗滑力
體內強健法
緊急搶救法
順向坡滑動
開挖方向
跳島式開挖
土石流
成因與設計參數調查
發源地的防災
流通段的防災
推積區的防災
生態工程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