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3.11
規格:繁中/精裝/224頁/16 x 23/彩色
ISBN:9786269667284
備註:初版
針對每個獨特的生命個體
貼緊其「行為」本身
在使用需求、實際機能與設計理念之間
探索那微妙而美好的互動關係
在臺灣空間設計領域,王采元工作室是一獨特的存在。物理系出身的主理人王采元,從自學開始,獨立接案、主動篩選客戶、全手繪設計、全天候監工,並收取設計監工費,不單賣設計、不包工程,每一筆費用都公開透明。這樣的堅持確立了設計的主體性,使她持續保有初衷與熱忱。
本作品集收錄七件私人住宅、一件非住宅空間。這些設計皆始於和業主面對面的需求會議,王采元總會鉅細彌遺解析每項需求,協助業主更理解自己,以及生活的本質,而這也體現在她的作品之中。
二十年來,王采元引領工作室走出一條朗然小徑,雖然曾歷經艱辛,但步步紮實,成為先抑後揚的路,帶領夥伴大步前行。
專業推薦
回看2013年到當下,雖然又走過了十年,我看到的采元也在持續不斷的住宅設計當中努力著;而唯一不變的,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初衷和堅持──對於當下設計中媚俗、陳腔濫調的形式操作的拒絕。而對於住宅家人之間感情的關照、對於生活本質的展現,以及對於材料工藝的細部創新等,都保持高度的堅持和關懷。
她總是同理地關心業主家中每一個人的生活細節和獨特性,這讓她所設計的家,充滿人的溫度和生活的氣味。她總是親自到工地,向工班師傅真誠地學習和溝通,不多做不必要的裝飾,這讓她的空間有一種舒服、不做作,而有安全感的自在氣質;她也總是在意每一種材料所構築出來的工藝細部和內在感知,這讓她所設計的角落總散發出不媚俗的文化氣息和時間感。
──龔書章建築師/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 序
▌ 不拘形式、豐富適切的自在風景
龔書章建築師|陽明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我當初認識的采元,那時候的她還是一位在建築門外、但對建築充滿熱情光芒,隨時伴隨著父親王鎮華教授,到處旁聽著建築和文化思想的女孩!他的父親王鎮華老師是我在大學中非常敬仰的建築學者,也是一位對我在中國哲學和史論有著非常重要啟蒙的老師。當初我有幸和王鎮華老師一起在華梵大學建築系共同評圖的時候,第一次碰到采元;當時的她就跟著父親講學,一邊耳濡目染地聽著王老師的思想,一邊也幫王老師整理他的思想筆記。我想這個時候已經在她的生命中,種下了一個對於建築和文化有著非常堅定、有意識而且厚實的興趣和信念了。
采元小時候並不是真的念建築,當初王鎮華老師就告訴我,希望我能夠帶著采元更廣泛、更深入地觀看「建築」在歷史、理論和設計的種種向度。於是,我在當時的那幾年當中,就帶采元聽聽我自己在交大建築研究所和東海建築系所開設的建築設計課程,或是建築歷史和理論中的種種史觀課程。
那是一個非常難忘的時刻!我非常記得當時來回交大和東海的那段開車時間,采元幾乎每個禮拜都陪著我開車,並成為我們兩人之間最直接而且親密的對話。回想起來,當時跟一個這麼聰明的青年,能夠在每一次的車上旅程中,一起跨越年紀和時空地來回談著建築面對現實和歷史之間的理解、想像和批判,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更幾乎是我自己在教書時光當中,最重要的一段對於建築和理論之間啟發。
另一方面,采元在那幾年跟著我的「設計實作」和「建築歷史理論」之隨課學習中,我從她的眼神中,看到她一方面對建築的各種啟蒙思想充滿著急切熱情的光芒;但同時也對在學院專業教育中,同學們所提出的虛幻且不著現實的想像,以及天馬行空的空談,充滿著強烈的不耐和批判。她總覺得作為學院中真正的建築或文化創作的核心訓練,絕對不能沉溺在自我虛無想像,更不能脫離於身處的真實社會和文化環境之外;而是更應該勇敢地面向社會、面向自己,並且藉由像建築師最具體的創作圖面,以及像工匠在意的材料和構築,來完成創作實驗的實踐價值。在此之後,采元其實心中就踏實地決定不再回到學院的專業學習,而是持續地藉以自修和實作來完成她對於空間、社會、文化的真實理解。
我想采元這麼內在而自發地對於建築文化價值的明確認知,完全不是我們短短在幾年的建築教育中可以完成的;而她的堅定信仰,也絕對是自小跟隨著王鎮華老師「德簡書院」的講學,以及整理這一系列的思想所給她的終身價值觀。王鎮華老師給了小女兒采元的這份「終身禮物」,既溫暖又深刻,真的讓我羨慕不已!
而後,再一次和王鎮華老師聚在一起聊天,竟然已經是好幾年後的2012年底。當時我收到由王采元與楊恩達在臺中CPM Block(勤美術館的前身)共同策展的「台灣旺得了──以管窺天漫遊計畫」展覽的邀請,讓我和王老師能一起和青年設計師們共同討論「生命──世代的同異分合」。
這是另一個讓我難忘的下午!這一天,原本看似建築專業圈之外的采元,已經成為一位可以面對不同尺度的城市地景和社會文化的總策展人,並讓我們老、中、青三代的建築人可以這麼開放而且專注、既嚴肅但也輕鬆地面對建築、空間和構築的課題,並且坐在一起自在地討論了一個下午,好生難得。我想這也只有采元這樣的特質,才能同時面對不同世代和時代所引帶出的觀點,並讓大家對談之中沒有界線。這天大家的長輩王老師,更是在嚴肅中處處有哲趣,激起大家的來回對話。這時,我清晰看到采元已經開始堅定地走出了自己的路─讓建築更專業而且專注、讓文化更回歸人們、回歸本質、回歸社會!
2013至2014年,則是采元最具人文關懷的一段重要的轉捩點。我當時剛好和「薛伯輝基金會」創辦人薛媽媽、執行長蔡瑛珠共同在臺南學甲協助臺灣早療先驅甘惠忠神父設計一個為臺灣遲緩兒的「伯利恆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而這個基金會也正好想在臺北建構一個簡單而溫暖的空間,讓兒童可以自在地閱讀和學習。
對我而言,我心中馬上浮出采元是形塑這個空間的不二人選!她對於人的關懷、對於文化與教育的重視,以及對材料和工法的在意,的確讓這個基金會找到了一個最適切、不著於形式,而且溫暖自在的空間。不僅如此,采元更一方面讓原來薛媽媽的巨大老木桌能存留下來,讓這個記憶成為基金會的核心;另一方面,她又讓基金會的每一扇小窗都有不同的老吊燈,成為每個人的自然閱讀角落。或許正因為她不是從所謂正統專業教育的訓練成長,她完全不拘泥於其他專業空間設計師所追求的外在形式和風格,反而展現出另一面讓人感到自在的適切感。這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采元一路走來,一直是帶著父親的理想堅定向前,而有著持續、穩定而且豐富的人文情懷。
從回看2013年到當下,雖然又走過了十年,我看到的采元也在持續不斷的住宅設計當中努力著;而唯一不變的,就是找到了自己的初衷和堅持─對於當下設計中媚俗、陳腔濫調的形式操作的拒絕。而對於住宅家人之間感情的觀照、對於生活本質的展現,以及對於材料工藝的細部創新等,都保持高度堅持和關懷。她總是同理地關心業主家中每一個人的生活細節和獨特性,這讓她所設計的家,充滿人的溫度和生活的氣味。她總是親自到工地,向工班師傅真誠地學習和溝通,不多做不必要的裝飾,這讓她的空間有一種舒服、不做作,而有安全感的自在氣質;她也總是在意每一種材料所構築出來的工藝細部和內在感知,這讓她所設計的角落總散發出不媚俗的文化氣息和時間感。
這些看似簡單的堅持,完全承繼了王老師對生活和文化的價值,讓采元面對了這幾年非常多次的艱難挑戰,都能堅持初衷且樂觀地向前。這幾年的采元,讓我看到她的這些特質,正是作為一位專業的設計師或創作人,能夠遠遠勝過其他設計師的潛力和本質;而這總是來自她能夠一直保持對於「人」和「文化」的關注。
真的很開心能看著采元在這二十年來,越來越完整看到自己的追求和不變的初衷!我深深覺得,采元一直堅定地承繼著我們這代人非常難以得見的「美」─面對我們文化價值的堅持和傳承的美、面對人與人之間情感中真摯的美,以及面對尊重所有事物原來面目的美等─也隨時珍惜著這麼可貴的「美」的重量。真心期待采元能持續將這些文化的「重量」化為「輕盈」,以不拘形式、豐富自在的文字和空間,來記下這些難得的美麗風景。
不拘形式、豐富適切的自在風景
龔書章
二十年志業開展如一日,守本心屢創傑作如永恆
凃志傑
冷冷紅塵,就因真心而美麗
編者序︱顧庭歡
▌ 專文
事物表象背後的堅持才是價值所在
在生活的精微處,展開生命的博大
▌ 作品
薛伯輝基金會︱92坪非住宅空間
山之圓舞曲︱50坪兩人居所
元居︱50坪出租房改造
宿天倪︱37坪退休宅
全能手作宅︱50坪一家三口
森之小步舞曲︱24坪一家三口
大隻好宅︱23坪單身宅
陸上行舟︱37坪兩人居所
◎ 王采元
臺北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2002年畢業後,開始跟著父親自學建築,並在2004年接了第一件室內設計案。從此之後,開始了一邊旁聽建築課程自修,一邊獨立接案、設計監工的生活。
建築是個幸福的志業,面對豐富的自然環境,如何在不減損自然之美的前提下,滿足使用需求、人性感受,呈現每個空間特有的本質與感動。自己設計的點滴心血,伴隨著使用者增益的生活情味──建築,就這樣悠悠長長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