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期:2018.03
規 格:繁中/平裝/316頁/15×21 cm/黑白
ISBN:9789579432825
備 註:初版
讀者回饋
★路人甲:
簡潔而有系統地介紹建築之結構類型、荷重、材料與力學等;清晰的圖示與章後附有習題,更有助於加速學習效率。
★Reader M:
簡潔講解各結構系統對建築師能力養成之重要性,對於結構分析程序的說明市面尤其少見。
★JL:
介紹各種建築結構系統,多種需求及美學兼顧之下,如何建構出最佳的建築。
日 期:2018.03
規 格:繁中/平裝/316頁/15×21 cm/黑白
ISBN:9789579432825
備 註:初版
讀者回饋
★路人甲:
簡潔而有系統地介紹建築之結構類型、荷重、材料與力學等;清晰的圖示與章後附有習題,更有助於加速學習效率。
★Reader M:
簡潔講解各結構系統對建築師能力養成之重要性,對於結構分析程序的說明市面尤其少見。
★JL:
介紹各種建築結構系統,多種需求及美學兼顧之下,如何建構出最佳的建築。
本書內容為第一章結構系統緒論、第二章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第三章結構材料之性質、第四章基本應力、第五章纜索及拱系統、第六章桁架系統、第七章樑及構架系統、第八章格子樑、平板及褶板系統、第九章膜及薄殼系統、第十章高樓結構系統。
第一章 結構系統緒論
結構系統的目的
結構系統的要求
機能的要求
安全性的要求
材料強度的要求
經濟性的要求
美學上的要求
結構分析設計步驟
結構設計方法
工作應力法
強度設計法
結構系統之分類
依使用材料不同而分類
依力量傳遞不同而分類
高樓耐震系統之分類
依構築方式不同而分類
習題
第二章 作用於建築物之荷重
荷重分類
靜載重
材料重量
屋面重量
天花板重量
地板面重量
牆壁重量
活載重
最低活載重
斜屋頂之活載重
其它活載重
活載重之?減
風力載重
風力特性
風力計算
風力階級
技術規則有關風力之規定
地震力
地震的起因
地震波與地震記錄
地震規模與地震階級
台灣之地震活動
地震力分析
其它載重
土、水壓力
基礎不均勻沈陷
溫度負載
動力負載及共振負載
火災負載
習題
第三章 結構材料之性質
材料基本性質
彈性、塑性行為
應變硬化及應變軟化現象
安全係數
載重速率與強度的關係
材料之脆裂及疲乏現象
殘留應力
鮑氏效應
等向性材料及非等向性材料
乾縮與潛變
材料之韌性
延展比與韌度
韌度的表示法
能量消耗與恢復力環
韌度之意義
材料之耐震行為
塑性鉸的意義
塑性流變
樑、柱之韌性
配筋比例對韌度之影響
部材之韌性設計
習題
第四章 基本應力
基本應力
張力
壓力
彎矩
剪力
扭力
溫度應力
應力的作用
直接應力與彎曲應力
二次應力
主應力線
習題
第五章 纜索及拱系統
纜索系統
纜索特性
纜索應力分析
纜索不穩定原因及安定方法
纜索系統之應用空間
拱系統
拱之行為
拱之分類
拱之應力分析
三種拱之力學行為
拱抵抗水平推力方法
拱系統之應用空間
習題
第六章 桁架系統
桁架行為
桁架之構成
桁架之應力
桁架種類
桁架橫越大空間方法
桁架接合方法
桁架基本假設
節點接合
支承處接合
曲桁架與空間桁架
曲面桁架
曲面桁架之破壞及補強
曲面桁架之應用空間
空間桁架
習題
第七章 架及構架系統
樑及構架之行為
樑與構架之意義
樑之抵抗外力行為
柱之抵抗外力行為
樑系統
懸臂樑
簡支樑
固定樑
外伸樑與連續樑
各種樑組合之效應
構架系統
連樑柱構架
簡單構架
多層及多間構架
習題
第八章 格子樑、平板及摺板系統
格子樑系統
負荷之傳遞方式
格子樑之應力行為
格子樑之分類
格子樑之設計原則
板系統
板之行為
板系統之分類
一般R.C板之應力與配筋
摺板系統
平板與摺板
摺板行為
摺板的種類與應用
習題
第九章 膜及薄殼系統
膜系統
膜之構成及行為
膜之應力
膜系統的應用
薄殼系統
殼的行為
薄殼之基本形態
薄殼系統之應用
圓筒殼
圓頂殼
雙曲抛物面殼
習題
第十章 高樓結構系統
高樓結構之負荷傳遞方式
垂直荷重之傳遞方式
地震力之傳遞方式
高樓立面之耐震方式
立面之耐震處理
立面到地面層之處理
耐震壁之配置原則
耐震壁之形式
平面配置耐震壁之原則
立面配置耐震壁之原則
耐震壁之耐震效果
高樓結構系統之種類及應用
承重牆式系統
核心式系統
剛構架系統
無樑板系統
剛構架及剪力牆合用系統
剛構架核心與水平帶狀桁架系統
深剛架或深桁架系統
管式結構系統
高樓結構系統之比較
習題
附錄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