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4.11
規格:繁中/平裝/816頁/19 x 26/黑白
ISBN:9786269921607
備註:初版
美麗寶島臺灣邁向高鐵之路 (上下冊不分售)
NT$1,000 原始價格:NT$1,000。NT$850目前價格:NT$850。
72203|齋藤雅男|何煖軒、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譯|2024.11
《美麗寶島台灣邁向高鐵之路》內容,是以一個日本鐵道專家觀察記錄當時他親身經歷的台灣環境演變以及鐵路發展,特別是台灣高鐵計畫的機電核心系統的決策歷程,從政府規劃階段、徵求民間投資階段、台灣高鐵公司採購階段,乃至於興建、營運準備到通車,歐洲團隊與日本團隊互相競爭整合的過程中,齊藤先生均參與其中,這本書鉅細糜遺地記錄下他的言行以及觀察。此外,齊藤先生在參與歷程中的專業見解,並非僅為個人經驗,而是蒐集資料依理論基礎進行分析,因此,這本書也像是比較日規及歐規鐵道技術的教科書。
台灣高鐵通車迄今,也歷經近18年營運服務,台灣西部走廊南北「一日生活圈」的區域發展己逐漸成型,民眾對高鐵的依賴一日不可或缺。此時,再翻閱這本「美麗寶島台灣邁向高鐵之路」,對於作者齋藤先生相關內容的撰述也喚起對他本人言行的追憶;齋藤先生是台灣高鐵貴人之說,想必能引起共鳴。
■ 本書特色
本書中除記錄高鐵的興建過程,也大篇幅記載了臺鐵電氣化的事蹟,以及不同時代發生的鐵道事故。的確,不論運工機電各項軟硬體科技如何發展,「安全」是唯一回家的路!
【上冊】
齋藤雅男簡介
推薦序:潘孟安
推薦序:胡湘麟
推薦序:楊正君
推薦序:杜微
推薦序:何煖軒
001 初訪臺灣擔任高速鐵路籌備處技術顧問
002 臺灣鐵路電氣化發展
003 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進展
004 臺灣鐵路電氣化工程的進展、安全對策、經濟發展對鐵路的影響
005 勞動節列車停運事件背景
006 臺灣高速鐵路備處的成立背景
007 高速鐵路計畫調查報告書
008 臺灣經濟與政治背景對高速鐵路建設計畫的影響
009 針對臺灣高速鐵路建設的技術討論
010 法國和日本在高速鐵路建設技術方案上的分歧與協作
011 針對高速鐵路技術適用性、土木工程、車輛設計和安全對策的技術討論
012 針對臺灣高速鐵路建設的災害對策討論
013 各國的高速鐵路系統設計差異及技術方案選擇面臨的挑戰和決策過程
014 臺灣高速鐵路建設籌備過程的技術討論、預算挑戰和國際合作
015 臺北和高雄地區鐵路改良計畫之進展與歷史背景
016 BOT方案推行、臺北捷運系統問題、高雄地區鐵路改良計畫、及針對提高列車速
度的討論
017 針對臺灣高速鐵路BOT業者的資格審查過程與日、法、德三國在技術和政治上的
角力
018 日本新幹線技術的視察、最終審查決策過程、及臺灣高鐵工程在國際競爭中的挑
戰
019 臺灣高速鐵路核心系統選擇的最終審查過程
020 日本和法德提案在車輛設計、運營管理和安全措施等方面之比較
021 歐洲團隊獲得第一次談判權
022 事故、震災與談判權的逆轉
023 臺灣高速鐵路的技術規格、路線計畫、列車配置和運營計畫
024 臺灣高速鐵路建設項目在技術選擇、逆轉談判、抗震對策及國際合作等方面的進
展
025 軌道設施的歷史背景、技術標準、設計變更及日本新幹線技術的合作和相關挑戰
026 臺灣高鐵車輛的規格選用及設計
027 臺北車站的變遷、臺灣鐵路現代化的挑戰
028 板橋車站的完工以及高鐵建設所遇到之問題
029 臺灣高鐵建設之困難:買賣用地以及舊日本國鐵時期「縱向分割」問題及克服方
案
030 回顧東海道新幹線建設時代角度觀察臺灣高鐵之現狀:班次、土木技術、動力分
散方式、電力與電車路線、綜合指揮中心運行控制及資訊傳遞
031 回顧東海道新幹線建設時代角度觀察臺灣高鐵之現狀:新ATC技術之導入、高速
鐵路時刻表
032 高鐵人才培養以及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033 臺鐵舊時營運:班表延誤以及車門技術隨電氣化革新帶來的影響
034 鐵道安全概念萌芽及後續對策發展:以東海道新幹線為例
035 高速鐵路之軌道、電車線和運行管理
036 自動列車控制(ATC)車載裝置
037 臺灣高鐵規格書:與在來線安全對策上差異以及運行管理
038 臺灣高鐵規格書:運行管理、列車類型、列車運行圖以及車廂內務
039 臺灣高鐵規格書:列車乘務員管理
040 臺灣高鐵規格書:電力供應系統及站內運作
041 臺灣高鐵規格書:維護控制中心與基地管理
042 高鐵車站與700T系車輛介紹及初登臺灣
043 臺北地區的改良和試運行
044 傳統蒸氣列車運行模式介線以及與新幹線之不同
045 從新幹線的調度體制建立時至現今:確立號誌調度與電車調度之前辛苦過程
【下冊】
046 高速鐵路如何應對自然災害
047 臺灣高鐵開業初期所面臨之問題:回顧東海道新幹線之情況
048 乘務員專用門和列車警醒裝置
049 TGV與新幹線的不同之處
050 新幹線軌道的構造
051 傳統鐵路與高速鐵路電力消耗之差異,列車充放電造成周邊之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052 傳統鐵路以及高速鐵路在列車規格以及軌道保養之差異
053 鐵道曲率、列車重心、軌道以及氣候對列車運行時速之限制
054 制軔的重要性、被ATC系統誤判之車輪空轉原因以及解決方法
055 高速鐵路開業之票價、員工培訓以及運輸所之工作形態
056 各國技術綜合體之臺灣高鐵是Best Mix還是Bad Mix氣候、車站選址、站內路線
配置以及軌道間距
057 新幹線Best Mix之最佳例:面對雪災之處理方式
058 臺灣高鐵通車延後之原因:軌道配置、設定各基地之調度範圍
059 隻單線運行之優勢以及潛在隱患
060 高鐵建設進程、各國文化風情帶來多樣之鐵路配置
061 觀念改革、軌道維護、各國之高速鐵路系統探討
062 不同國家之建設技術、管理運行、人員訓練以及安全性及應對事故方式
063 臺灣高鐵營運上的挑戰:建築界限測定、法律和規章、運行計畫及人員培訓
064 1997-2006年間高鐵建設面臨之挑戰:借鑒日本之新幹線以及民營化經驗
065 高鐵就日本、法國及德國三方意見,最後採日本之BOT營運方式
066 針對外藉駕駛能順利適應臺灣高鐵系統及應變之方法
067 臺灣高鐵的籌劃到實際開業之日法技術、組織結構、隧道設計競爭選票以及臺灣
高鐵的技術標準及要求
068 技術管理之重要性:人員培訓、監控運行、檢修設備以及在面對自然災害下該採
取之措施
069 駕駛員和調度員之培訓、技術檢查、事故干擾防範及準時運行管理
070 臺灣高鐵營運上之挑戰:技術整合、人才培育、語言障礙、安全挑戰及國際合作
071 臺灣高鐵之開通過程、探討臺北車站地下化並與日美交通系統做比較
072 管理及營運權之確立,視查左營基地、燕巢總機廠及桃園OCC
073 臺北-高雄之計畫、施工到營運之過程與挑戰
074 臺灣高鐵的進程、不同崗位的專業培訓及營運及維護會議
075 計畫到通車的過程及各車站之結構與周邊場域連接方式
076 高速鐵路號誌之諸多系統之重要性及演進
077 臺灣高鐵之延遲原因、建設當初之計畫與之後狀況之比較、運轉相關業務以及讓臺灣人經營及預防重大事故
078 營收上升、高鐵與舊市區之交通選擇以及探討一日班次是否能達到當初計畫次數
079 參訪高雄車站、選址左營之原因、臺鐵與高鐵之關係以及高鐵對社會發展之影響
080 2007年之盛大開業儀式、駕駛員培訓、增加運行頻率、國土開發以及與臺鐵之角色分工
081 淺談臺灣歷史、初期故障率降低以及桃園車站的風壓防護措施
082 鐵路號誌之運行:以歐美日早期及加納鐵路為例
083 筆者參加臺灣高鐵的祝賀典禮
084 高雄市的歷史、經濟特區的成立及發展進程
085 車輛的檢查體制、維持與管理,以日本為例
086 傳統鐵路與新幹線之調度、人員職責隨技術演進而變化
087 臺灣高鐵的通車對調邊產業之衝擊以及臺灣一百週年紀念
088 臺灣高鐵報告概述:運行計畫、工程費估計、財務分析效益評估
089 臺灣高鐵的必要性及運費計算帶來的效益評估
090 臺灣鐵路之環島鐵路建設歷程與今後展望
091 臺灣鐵路為提升安全性所做的軟硬體改善計畫
092 在臺灣導入電腦技術於鐵路系統並借鑒日法案例
093 對於鐵路做為交通工具之認知、不同交通方使用比率以及臺灣ISBN與日本鐵路發展歷程之比較
094 臺灣未來發展之建議:正副線、折返線以及軌道維護等等
095 軌道週邊材料選用、號誌系統更換以及新建調車場
096 鐵路電化、北迴鐵路興建
097 新裝載波電話系統、電話交換自動化、打字電報電腦化
098 電腦化、電話機電置以及無線化
099 繼電聯鎮裝置的使用以及CTC的引進
100 CTC帶來之效益、自動停止裝置以及鐵路安全防護設備推進臺鐵現代化
◎ 齋藤 雅男
出生於福岡縣福岡市,祖父是醫生,父親是X射線技師。戰爭期間,他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機械工程),並成為陸軍和海軍的技術軍官。戰後,他加入了交通省,但當鐵道部門從交通部獨立出來,成為日本國家鐵路(JNR)時,他就調到了那裡。此後他一直致力於穩定和增加東海道新幹線的運輸能力,並深入參與國內外鐵路技術和系統,身為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執行顧問、鐵路工程專家,他曾擔任臺灣高鐵的審查員,並與島隆合作提供日本技術,並在開通後多次以顧問身份前往臺灣。2016年去世。長子齋藤雅之曾擔任JR東日本的董事總經理,隨後擔任東京單軌電車的代表董事兼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