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9.11
規格:繁中/平裝/136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獨樹一格的印度建築
文/廖慧燕
建印度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印度文明非常豐富,包括精美的繪畫和雕塑,在文學、哲學及自然科學等方面都有不少獨創性的貢獻,同時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誕生地,其中尤其在宗教及哲學部分,更是影響廣泛而深遠,迄今仍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印度獨特的哲學及宗教文化,深深反映在其生活及建築空間中,而在面對西方強勢文明的衝擊下,有不少建築師努力在現代建築中納入印度本土文化、技術工藝及氣候等特色,建立建築的恆久價值,也因而獲得世人的肯定,這可由去年印度建築師多西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得到充分的證明。
本期雜誌特別製作印度建築專輯,感謝季鐵男建築師的大力協助,從企劃、邀稿、到翻譯的審稿都一手包辦;另外這次專輯與過去有極大的不同,由於印度哲學、文化及思想的深奧獨特,翻譯雖已盡最大努力,擔心仍有未盡完備之處,所以特別將原稿一併刊載,以提供更完整的資訊。季建築師在文章中強調,在一個媒體與學術界長期被西方敘事觀點制約的年代,值得進一步了解印度建築,雖然季建築師認為本次邀約的文章與作品應該只能說是印度建築的一個面,但其實也代表了為社會殷勤服務好幾世代的印度建築師。
本特輯包括論述文章及建築作品之介紹,在文章部分包括多西(Doshi)探討時間與空間及宇宙之關係,認為傳統印度建築透過動作來表現,藉由夾雜著停頓點、開放與封閉的區域,讓人感受不同的空間體驗;季鐵男建築師的法與道之間,認為西方建築建基於秩序,印度建築看似缺乏設計意識,但其實隱含一個更高層次的自然界本質性秩序;內爾坎特(Neelkanth)探討印度的建築教育與實踐,認為印度目前係結合傳統文化、工藝技術與現代建築,試圖走一條自己的路;貝里(Shirish Beri)在我的旅程與工作文章中,介紹其簡單、可持續和誠實的生活方式及相類似的建築表現語法。
在作品部分,包括拉吉夫(Rajeev)介紹其設計的地震紀念館,結合基地自然生態,以樹及水池為主題融合地景轉變成未來世代可以享受的物理及精神的建築;米林德(Milind)的自宅設計,強調幸福共存,建築不僅融入生態系統,更把生命整體召喚進他的房子;貝里設計的農莊,應用基地原有的樹與地景營造出安靜、和諧和安樂的氛圍,提供舒適又舒壓的空間;另外,由貝里事務所設計的瀕臨絕種動物保育實驗室,以石頭做為主要的視覺焦點,並與基地環境充分融合,儼然是為了向自然遺產致敬而設計;維努(Vinod)介紹雀舍市的聖廟保存工法及其精神意義,主要在振興傳統工藝技術及保有純真之本質。
由這些文章及作品,可以發現印度獨樹一格的建築,其設計之本質與手法均與西方文明有絕大差異,他們試圖與自然結合並在傳統印度恆常的價值中重新定義現代化。誠如季建築師所言,「在印度,無論何時赤腳走在印度廟裡黑亮的花崗石面,穿過狹窄的小道進入一個神所位於的洞穴般空間,你會開始感知到自己內心的存在,那與哥德式教堂裡的震驚與敬畏有非常大的對比」,我想這就是印度建築與西方建築最大的差異,也是其之所以迷人之處。
作品
伯利恆早療暨融合教育中心 / 44
臺灣大學癌醫中心醫院 / 50
健康醫療服務園區行政中心 / 58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質子暨放射治療中心 / 64
《學生競圖》
台北市建築師公會2019 畢業設計競圖 / 133
印度建築
給時間一點時間 / 74
法與道之間 / 80
斯瑪利提凡地震紀念館 / 88
西向之神「帕區瑪」:一種幸福的共存 / 94
我的旅程,我的創作 / 98
甘地農莊 / 106
瀕臨絕種動物保育實驗室 / 110
振興傳統,保存本真 雀舍市瓦達坤納桑聖廟的保存 / 113
印度建築教育與實踐 簡史與批判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