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在大學與研究所很少教授會傳授基樁施工的相關知識,大部分人都是進入產業界,才開始吸收與學習基樁施工的技術,所得到的經驗常是較為片段的,缺少能較完整且有系統性介紹基樁施工知識的專業書籍。筆者編著本書期望能提供在校學生、工程從業人員與研究人員基本的基樁施工知識,減少摸索學習的時間。書中很多內容涉及土木施工學,因此也適合參加土木工程高考、特考與專業技師考試之人士閱讀。
本書蒐集與整理日本、美國及中國大陸相關基樁施工文獻資料,搭配一些國內施工照片與經驗,經筆者的融會理解,進行有系統的編排與說明而成。筆者編著此書純屬基於對此專業的熱情,想提供初學者一扇踏入基樁工程領域的大門;與此同時,可希望工程界先進對本書惠予指正,提供建議、批評或更好的施工經驗及案例,讓本書再版時,可更為完善,能共同提升此一專業領域的知識。
■ 自序
基樁是埋置於地盤中之細長基礎構件,是土木建築物最重要與常見之深基礎型式。如何在地盤中構築基樁構件,達到設計品質要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設計者若能瞭解基樁種類的特性、計畫特性、與地質及環境條件對基樁施工的影響,選對基樁種類,就是設計成功的一半。因此基樁施工學是土木工程師必備的知識。
在大學與研究所很少教授會傳授基樁施工的相關知識,大部分人都是進入產業界,才開始吸收與學習基樁施工的技術,所得到的經驗常是較為片段的,缺少能較完整且有系統性介紹基樁施工知識的專業書籍。編著本書期望能提供在校學生、工程從業人員與研究人員基本的基樁施工知識,減少摸索學習的時間。書中很多內容涉及土木施工學,因此也適合參加土木工程高考、特考與專業技師考試之人士閱讀。
本書蒐集與整理日本、美國及中國大陸相關基樁施工文獻資料,搭配一些國內施工照片與經驗,經過作者的理解,進行有系統的編排與說明而成。編著此書純屬熱情,僅想提供初學者一扇踏入基樁工程領域的大門。由於作者的知識與經驗不足,錯誤在所難免,希望工程界先進能惠予指正,提供建議、批評或更好的施工經驗及案例,讓本書再版時,可更為完善。
為求清晰,書中大部分圖表都重新繪製,這些都要感謝無數的博、碩士班同學的幫忙。許多基樁施工照片承蒙許多工程界與學術界的朋友慷慨提供,特此誌謝。校稿工作也煩請國家地震工程中心大地組同仁的協助,深感謝意。本書排版工作由徐雅涵小姐協助,特為致謝。
此書大部分內容完成於因2018花蓮地震勘災骨折的養傷期間,期間因我的內人石登專的細心照顧與扶持,方能迅速恢復身體,完成此書,衷心感謝。
■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基樁分類與選擇
1.1 基樁分類
1.1.1 基樁材料
1.1.2 基樁施工方法
1.1.3 基樁垂直承載機制
1.1.4 基樁承載功能
1.2 樁種優缺點與選擇
1.2.1 各種工法之優缺點
1.2.2 樁種選擇
1.3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基樁施工計畫
2.1 計畫製作與流程
2.2 計畫前之調查
2.3 工程計畫
2.4 品質管理計畫
2.5 安全管理計畫
2.6 環境對策
2.7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打擊樁施工與品管
3.1 預鑄樁的品質
3.2 施工準備
3.3 打樁機具設備
3.4 試驗樁
3.5 施工流程與步驟
3.6 施工管理
3.7 問題與對策
3.8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場鑄樁之施工與品管
4.1 場鑄樁工法之種類
4.2 施工機具
4.3 施工準備
4.4 施工試驗樁
4.5 施工流程與步驟
4.6 孔壁安定與穩定液
4.7 孔底處理
4.8 棄土處理與廢液處理
4.9 鋼筋工程
4.10 混凝土打設
4.11 樁頭處理
4.12 施工管理
4.13 施工問題與對策
4.14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植入樁施工與品管
5.1 工法種類
5.2 施工機具
5.3 施工流程與步驟
5.4 施工管理
5.5 問題與對策
5.6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基樁完整性檢測
6.1 概論
6.1.1 基本原則
6.1.2 檢測方法與數量
6.1.3 檢測結果與報告
6.1.4 驗證與擴大檢測
6.2 敲擊回音法(Impact Echo Method)
6.2.1 檢測原理
6.2.2 儀器設備與試驗要點
6.2.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2.4 能力與限制
6.3 跨孔音波透射法(Cross-Hole Sonic Logging, CSL)
6.3.1 檢測原理
6.3.2 儀器設備與試驗要點
6.3.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3.4 能力與限制
6.4 平行震測法(Parallel Seismic Method)
6.4.1 檢測原理
6.4.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4.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4.4 能力與限制
6.5 高應變動力法(High-Strain Dynamic Method)
6.5.1 檢測原理
6.5.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5.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5.4 能力與限制
6.6 孔中攝影法(Pile-Hole Photography Method)
6.6.1 檢測原理
6.6.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6.3 基樁完整性判定
6.6.4 能力與限制
6.7 鑽心取樣法(Core Drilling Method)
6.7.1 檢測原理
6.7.2 儀器設備與試驗注意事項
6.7.3 混凝土抗壓試驗
6.7.4 基樁完整性判定
6.7.5 能力與限制
6.8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基樁載重試驗
7.1 基樁載重試驗之種類
7.2 靜態軸壓載重試驗(Static Load Test, SLT)
7.2.1 極限載重與工作載重試驗
7.2.2 加載方法與試驗方式
7.2.3 反力裝置與加載設備
7.2.4 監測系統與儀器
7.2.5 安全要求與試驗報告
7.3 雙向軸壓載重試驗(Osterberg Pile Load Test, OLT)
7.3.1 基本原理與背景
7.3.2 加載設備與程序
7.3.3 監測儀器與配置
7.3.4 試驗資料解釋與觀察
7.3.5 O-Cell試驗優點與限制
7.4 靜態軸向抗拉載重試驗(Tensile Load Test, TLT)
7.4.1 拉力試驗樁之選擇
7.4.2 反力樁與試驗梁之接合
7.4.3 反力系統與加載設備
7.4.4 監測儀器配置
7.5 側向載重試驗(Lateral Load Test, LLT)
7.5.1 試驗目的
7.5.2 試驗樁之準備
7.5.3 加載設備與反力裝置
7.5.4 監測項目與配置
7.5.5 試驗加載方法
7.5.6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