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9.02
規格:繁中/平裝/120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給臺灣建築界一個讚
文/廖慧燕
參與辦理臺灣建築獎是我覺得擔任雜誌社主編中最有趣、最具吸引力的工作,可以參訪國內這一、兩年來最精采的建築作品,由設計建築師親自解說,這是何等的幸運,同時在初選與決選會議中,聽這些國內外頂尖的建築人討論、評析每件建築作品,真是人生中最棒、最美妙的事。
2018年臺灣建築獎從初選開始,評審們首先在逾200餘件作品中,大家從不同面向提出各自的看法,經過討論、投票,最後選出入選作品。最令人感動的是,有些委員覺得圖說資料未能完全掌握其成果,還會千里迢迢親自走一趟,以確保圈選的作品是他認為應該推薦的。
接著針對這些入選作品,進行實際場勘,由於委員們必須全程參與,所以須將這些散布在各地的作品場勘時間擠在三天之內,因此起早趕晚,在看完所有作品之後,最後再進行逐一討論、投票。評審們一致認為今年入選的這些作品,無論在設計及工程整合能力均有很好的表現,尤其難得的是作品所呈現的多樣性及建築師勇於面對問題的挑戰與突破。本屆臺灣建築獎入選作品建築師皆為臺灣40-55歲之中壯代建築師,借用評審委員召集人吳光庭老師的評語,這些建築師不但學有專精且具備良好專業能力,對建築有高度熱情,完成之作品具高度專業價值及社會意義,同時能積極回應臺灣當代社會發展,完整表現臺灣中生代建築師良好的建築學養及具競爭力的視野企圖,為國內建築發展樹立良好的參考典範。
對於國內建築執業環境大家都有不少抱怨,但是從本屆臺灣建築獎的得獎作品,發現雖然是在艱困的環境中,但是臺灣建築界的努力,真是令人覺得尊敬,而其成果也不容小覷,連本屆國外評審委員都深為佩服。另外較為特別的是,本屆有兩案獲得臺灣建築獎,主要是這兩案是完全不同的類型,不易比較,難分軒輊,其中一件是高雄美國學校的體育館,無論在設計、施工,面對挑戰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與努力,均堪為建築標竿。另一件為渭水之丘,這是一件地景建築,難得的是極簡的地景設計,但是卻能充分掌握該案要彰顯的精神與意義。
渭水之丘得獎,其實也顯示地景建築在臺灣已逐漸普遍,而大家對地景的概念也在改變。所以本期雜誌中的相對論,特別來探討地景設計,所謂「地景」,作者指出係以人為主體,從人出發,主觀審視自然、觸碰自然,具有明確的主從關係;而地景藝術創作,就是在彰顯人對於自然的各種慾望、以及探討人如何把自然當作媒介、載體、或者工具。作者特別訪談三位不同世代的景觀專業者:Kathryn Gustafson(Gustafson Porter + Bowman)、郭中端(中冶環境造型顧問)、與宋鎮邁(Ecoscope一口規劃設計顧問),分享他們的創作理念與過程、在專業領域的困境、以及他們認為當代最重要的地景議題;對於文化、生態環境、與當代生活的關懷等,讓我們可以從中窺見當代地景議題的不同面貌,或許會有助於更進一步掌握地景設計的真諦。
作品
嘉義火車站站前西側廣場整頓 / 36
壯圍沙丘 / 42
渭水之丘 / 48
竹木隧道 / 54
簷屋 / 60
太魯閣國家公園九曲洞明隧道工程附屬廁所 / 66
臺灣建築獎
當山嵐湧起 / 72
創造有記憶的新建築 / 73
青林書屋是一個人與社會的建築實踐 / 74
新與舊的間隙或時間的詮釋 / 76
城市、劇場與適切性 / 78
建築的第一人稱 / 79
首獎之外的餘音 / 81
開眼 / 83
轉變正在各處發生中 / 84
理性與感性 / 86
2018臺灣建築獎評選紀實 / 87
《建築相對論》
地景的啟示-生態、生活與情感的集結 / 104
《地方工藝》
ArchiBlur共感地景創作 / 100
《建築活動》
手繪的建築歲月 / 114
《他山之石》
V on Shenton /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