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6.10
規格:繁中/平裝/103頁/19 x 25.5/黑白
ISBN:9789869335898
備註:第三版
一部令人驚歎的城市建設史,開啟江戶文化的原型
看德川幕府如何經歷五十年,
融合「奧」的建築美學及中國風水「四神相應」,
打造一座足以傲世的古代東京──江戶!
江戶,就是古代的東京。當豐臣秀吉統一天下,在大城意氣風發之際,德川家康決定將勢力東遷到關東,他選定隅田川流入大海的那一片低窪濕地,在西元一五九O年(天正十八年)農曆八月一日,正式進入江戶城。
當時的江戶,有城之名而無城之實,不見城牆壕溝,只見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德川家康於是擬定興建江戶城和城下町的計畫,以當時日本平安京為建築藍圖,依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的地理陰陽學為建造大型都市的理論。德川家族經歷三代五十年光陰所建造的江戶城,終於大功告成。
至於城下町則畫分為武家地、寺社地、町人地的居住區塊;又從山區引水路三條入城町,沿街搭建二層樓木板町屋,規畫各行各業的職人町……。市容繁榮熱鬧,江戶町成了五街道(東海道、中山道、甲州道中、奧州道中和日光道中)的交通網絡起點。西元一六四四年,江戶已成為日本第一大都市,再也不是當初那片沼澤地了。
然而,明曆三年的一場大火,使江戶城大天守和江戶町毀於一旦,世人終究無緣目睹這座十七世紀的大型都市。本書作者融會自己多年研究,參考相關文獻,以平實細膩的文字讓江戶町躍然紙上;而在東京土生土長的插畫家,也在參考古代繪畫、屏風繪和相關紀錄之餘,漫步東京街區之際,重新認識古代江戶,這份新鮮的感受,驅使他畫下江戶町的古逸風貌。
上冊
江戶的原風貌
太田道灌的江戶城
德川家康進入江戶
都市計畫的原理
興建土木工程
分區的標準
熱鬧的道三堀
江戶開府
字形的擴張計畫
整治江戶湊
伊豆的採石場
木曾出林的「小谷狩」
木材的運輸
搬運至江戶町
建造江戶城的石牆
環立式天守的設計
建造大天守
大之陣
開劈神田山
江戶城的整體格局和城門
江戶城完工
江戶城本丸御殿
江戶城天守
城下的大名宅第
武士的宅第-武家屋敷
一里塚和驛馬
江戶湊
魚河岸
上水道
町屋的建設
職人町
木戶、自身番屋、高札場
熱閙的寺社地:淺草寺
上野寬永寺
山王社、神日明社和天下祭
錢湯和遊廓
芝居
歌舞伎者
明曆大火
天守起火
◎ 內藤 昌
一九三二年出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建築系。工學博士。曾經擔任東京工業大學以及名古屋工業大學教授,目前為愛知產業大學校長。從事日本都市史和日本建築史的專業研究。曾榮獲日本建築學會獎。本書是在以物理學角度介紹江戶町的建設過程,而受到廣泛矚目的「江戶和江戶城」(鹿島出版會)發表十五年後,進一步結合這十五年來累積的研究成果,以更簡潔、淺顯的文字所撰寫的,內容更加通俗易懂。著有《新桂離宮論》(鹿島出版會)、《桂離宮》(講談社)、《江戶圖屏風》(每日新聞社)、《城的日本史》(日本放送出版協會)、《安土城的研究》(朝日新聞社)和《近代木工的系譜》等。
相關著作
《江戶町(下):大型都市的發展》
《江戶町(下):大型都市的發展》
■ 繪者簡介
◎ 穗積和夫
一九三O年出生於東京都。東北大學工學院建築系畢業。先是就職於松田平田設計事務所,之後獨立成為自由插畫家。原本十分活躍於汽車、男性時尚等領域,之後,積極投入帶有歷史風味的日本建築和都市為主題的插畫創作,並以本系列作品為代表。目前在常澤節. Mode.Seminar和京都設計專科學校擔任講師。著有《畫出日本建築和都市風貌》(彰國社)、《成熟的男人更需要追求時尚》(草思社)、《穿衣服還是被衣服穿》(三一書房)、《汽車插圖》(David社),合著《建築繪本─日本建築的形式》(彰國社)、《社會和生活的繪本─人是怎樣造房子的》(岩崎書店);譯有《男人的穿著》(草思社)等。
■ 譯者簡介
◎ 王蘊潔
喜歡閱讀,藉由閱讀日文著作以了解另一種文化。時時期許自己忠實扮演好文字媒介的角色,讓更多讀者了解「原味」日本。譯作:《別煩憂,開心就好》、《博士熱愛的算式》、《沉落的黃昏》及《白色巨塔》(中、下)等。
相關商品
理論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