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8.08
規格:繁中/平裝/160頁/19 x 24/彩色
ISBN:9789862942062
備註:初版
日本時代,人們逐漸對西化、現代化產生了嚮往與追尋。在官方的主導下,西洋建築形式逐漸在臺灣發展。政府官舍、火車站、郵便局、銀行、洋式街屋…,充滿異國風情的紅磚、石柱、尖塔和雕飾成為日常風景,不僅改變了市容景觀,也象徵令人憧憬的理想生活。細究這些建築,除了原本固有的形式,還有許多展現出在地性格的細節。
從荷蘭時代開始,臺灣的建築匠師開始模仿西方的建築技法和空間運用。到了日本時代,地方匠師的營造體系已經能用熟悉的材料與技術,打造出符合新時代流行的風格。這些出現於臺灣的西洋建築,與歐洲原版建築的比較,一直都是全球化與在地化研究樂於探討的議題。
透過相機和文字,建築專業出身的兩位作者試圖顛覆文化單向傳播造成的交流。模糊同時期的地域區別,將歐洲與臺灣的近代化建築與街景組合起來,經由風格形式的比較和對話,進一步思考,我們在今日看待這些西洋建築的角度,與當年建造時有什麼不同,並且定位臺灣建築在世界脈絡中的角色。
■ 本書特色
◎從日本時代開始,逐漸在臺灣各地建起的西洋建築,大幅改變了生活景觀。
◎富有權威感、具有嚴謹外觀的公共建築;街屋商店中繁榮、活潑的建築表現;西洋宗教建築所帶來的信仰感受……透過這些照片,可以看到臺灣歷史中文化傳播的足跡,以及臺灣社會所憧憬和嚮往的理想生活。
◎這些西洋建築,不僅是有形的物質資產,也是臺灣對於現代化的想像與實踐。
◎透過臺灣與比利時兩地建築物的對照,除了從相同之處看到臺灣與世界的關聯,也能從相異的地方看到在地的特色與轉化。
◎回顧這些建築在建造之時的理念和時代意義,也有助於進一步思考,對於當代的我們來說,這些建築除了文資價值以外,究竟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與價值?
◎全書150多張全彩照片,以功能將建築區分為六類,帶領讀者一遊臺灣與比利時的西洋建築風光。
■ 序
臺灣的城市,不好看,晚上倒還可以。
很多人這樣覺得。
然而,
真是如此嗎?
仔細尋找,
便可以發現,
自19世紀末以至於1950、1960年代,
曾經有著無數華美而精彩的建築作品,
以西洋趣味之姿,
散布在臺灣各地的都市、城鎮、鄉間。
即便許多精品已消逝在時間洪流中,
不可復返,
令人惋惜,
然而正因為如此,
許許多多當下依然靜立在一隅的逸品,
更顯彌足珍貴。
這些帶著歐洲表情或點綴的建築物,
過去是乘載著人們對於理想國度嚮往的具體表徵,
現在則是值得珍視而亟待守護的重要資產。
謹以此書,
紀念那個年代,
對當時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們而言,
歐洲風情的國度便宛如是理想的世界,
對現在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來說,
那多半是已經逝去而不復存在的地方。
序言
導論 紅磚與白石交疊而成的西洋建築史
公共建築-國家力量的具體展現
宅邸莊園-人生成就的終極積累
宗教機構-以宗教儀式宣示文明開化
街屋商店-具體而微的風格戰場
醫療慈善-邁向康復的集合村落
產業遺跡-人類文明進程的註腳
後記
◎ 楊啟正‧攝影
臺南人,現居高雄市。
東海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畢業,比利時魯汶大學都市與策略規劃學碩士、人類居住環境學碩士,主要學術研究方向為日治時期臺灣都市空間體系構成,著有《The
Modernization, Reorganization & Control of the Taiwanese City:Th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of Tainan City (1895-1945)》、《A Research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atial Planning in Tainan City during th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1915)》等專論。
FB專頁:facebook.com/MAP1MAP
◎凌宗魁‧撰文
現職為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古蹟菜鳥學徒,不想被稱為文化恐怖份子,只想和大家分享有趣的歷史空間故事,相信建築與空間形貌反映所處社會的健康情形、人民信仰、價值觀和精神狀態。期許自己和臺灣人一起努力成長,發現自身原有的美好環境品質,立足於對過去的理解放眼未來,透過建築認識島嶼在每個時代與世界的各種連結,對歷史保持開闊眼界與包容態度,對前途未明的土地環境懷抱永不放棄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