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4.06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學習的環境與在地的記憶
文/曾光宗
依據教育部的統計,臺灣於112學年度的在學人口約404萬人,各級學校總數計有11,123所。雖然臺灣社會正面臨著少子化之浪潮,與十年前的103學年度相較,學生人數減少了約14.5%,但學校數仍增加了45所,增幅約0.4%。同時每位教師平均教導的學生人數則逐年下降,目前約為13.3人,這些數據皆顯示了學生享有了更佳的教學品質。長期以來由於民眾對於教育的需求極高,不論學前教育或國民教育均為政府施政的重點,致使「學校」在建築類型中所佔的比例相對較高,成為建築師可以發揮設計理念的對象;本期的作品即以學校/教育類建築加以探討。
其中陳志淵建築師的高雄市大社非營利幼兒園,結合了高雄市大社區之在地特色,將基地中的老樹及皮影戲文化,轉化成為幼兒園設計的發想。吳建志及賴人碩建築師的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以木構造為基礎,再配合鋼構及RC的混合構造,塑造出了孩子們不同型態與細緻多樣的活動場域。江文淵及黃文彬建築師的四季藝術幼兒園仁美校,基於孩子們以五感六覺向自然學習,展開探索之教育理念,並將一條生態溪流作為校園的核心,促進孩子們接觸自然。劉木賢建築師的臺灣道署永福國小,校園正好座落在清代臺灣最高政權中心「臺灣兵備道」的道署遺構上,劉建築師採「結構落柱有如下棋來佈局」之設計策略,尋求校舍建築與遺構共存,進而成為了孩子們認識與親身接觸歷史之最佳教育場所。李浚熒建築師的來惠國小,著重延續詔安客家文化精神,將詔安客家建築雛形、客家文化的表現及風水龍脈紋理,傳承並轉化成孩子們可以在空間中自由學習與玩耍,進而連結至社區之校園詮釋。陳章安建築師的台北歐洲學校陽明山校區,則以歐洲和臺灣的文化融合作為發想,將充滿文化隱喻的「書冊」、臺灣獨特魅力的巷弄、以及各式中庭,三者融合並轉化成交流、連結、多元的校園空間。除了學校之外,另也收錄了徐岩奇及趙建銘建築師所設計的麥寮鄉社教園區,該作品運用臺灣農村十分普遍的傳統材料紅磚,用以呈現歷史記憶的現代性,表達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同時並以有機建築思想,整合內外空間與景觀設計。
在本月號的特輯方面,特別報導了由客家委員會所舉辦的「我們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特輯中我們專訪了客委會楊長鎮主委,楊主委以「在地記憶?在地失憶?」為題,詳細論述了本次徵件的理念與內涵。深具理想性與歷史觀,熟知在地特性與限制,並常以人類學的視點來處理客家事務的楊主委,省思著「記憶是一塊戰場,各種政治力量角逐著,如何從國家記憶爭逐裡,尋回屬於人民自己的記憶?」之深層議題。而面對此類議題,對於藝術界與建築界而言,他也理解「藝術界、建築界以往少有機會參與,甚至不習慣此類議題」。也因此客委會除希望「對藝術界、建築界產生藝術擾動」外,最終更冀望此徵件可以作為「一個讓大家學習如何重新詮釋歷史,還給歷史本來面目的平台」;楊主委的這篇專訪值得我們深深細讀。除專訪外,在特輯中並收錄了獲得首獎的「落木。無邊」(趙尉翔、彭雅倫)作品,以及優選的「DISTANCE (4066.62, 62) TIME」、「《煙硝的紀念日》-四部曲」、「光跡」、「10分鐘計畫」、「自由之書」等作品。
另外於本月號再次連載了建築細部專題—《細部設計: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系列報導三》,內容主要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新宣教中心暨主日學教室修復細部設計圖與細部發展過程說明為主。其中包含了新宣教中心梯廳玻璃帷幕牆剖面圖、帷幕及維修走道剖面詳圖、電梯頂剖大樣、西向綠牆剖面圖、南向陽台剖面大樣、下凹中庭鋼樓梯剖面詳圖、以及小禮拜堂障板天花詳圖與主日學教室天花吊頂大樣詳圖等。這些從1/50到1/5的各式細部剖面圖或大樣詳圖,均以圖面及現場相片相互對照的方式來呈現,藉以清楚說明建築細部中,材料、尺寸、接頭、以及設計意念之相互關係。而詳細且精準的圖面表達方式,更反映了建築師及事務所團隊們對於建築品質的掌握與堅持。
編者的話
20學習的環境與在地的記憶
文/曾光宗
作品
36高雄市大社非營利幼兒園
/衍寬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42斗南國小非營利幼兒園
/吳建志賴人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50四季藝術幼兒園 仁美校
/江文淵建築師事務所+文彬建築師事務所
58臺灣道署永福國小(臺南永福國小)
/劉木賢建築師事務所
66來惠國小
/李浚熒建築師事務所
74台北歐洲學校陽明山校區
/陳章安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凱達環球
82麥寮鄉社教園區(圖書館暨生活美學館)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趙建銘建築師事務所
特輯-我們記得: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形式徵件
90在地記憶?在地失憶?-談客庄在地記憶的紀念型式徵件
口述/楊長鎮
採訪/曾光宗
整理/編輯部
《首獎》
94落木。無邊
/趙尉翔、彭雅倫
《優選》
98DISTANCE (4066.62, 62) TIME
/廖一豪、溫雅嵐、施宥丞
100《煙硝的紀念日》- 四部曲
/吳建興
102光跡
/馮國安、王鈺瓛
10410分鐘計畫
/姜雲
106自由之書
/張道銘、林育萱
《細部設計: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系列報導三》
108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濟南教會新宣教中心暨主日學教室修復
/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