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2.03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22.5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面對數位建築設計的挑戰
文/廖慧燕
由於電腦科技、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快速發展,建築這個傳統產業近年來產生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包括技術成熟的建築資訊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直接整合不同專業設計到同一個視覺化的3D模型中,有效改善以往2D設計圖常見的錯漏及衝突問題,在設計、施工及後續維管中提供協同工作的基礎,達到節約成本、縮短工期及有效管理之目標。不過BIM基本上僅著重資訊整合,目前積極發展中的「數位建築設計」(Digital Architecture)則是大幅度改變建築設計的思維與過程,主要差異在於應用電腦或數位化來輔助建築設計與製造,其設計資訊的產生、應用與整合與過去傳統建築設計截然不同,例如將環境中的量能通過計算與使用者的感知與行為結合,並將此環境中之差異性納入設計過程中分析,整合成為回應環境關係的設計策略,亦即所謂數位建築的「形隨機能」。數位設計工具提供一個新的平台,為各種可能的設計環境提供模擬場域,包括基礎科學、工程學、環境科學甚至是社會科學等,這些在建築設計中往往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連帶關係,透過電腦軟體的輔助尋求最佳平衡,有效掌握條件限制同時兼顧多元價值,幫助設計者獲得最佳解決方案,其思考方式與設計過程完全顛覆了過去的傳統。10年前陳珍誠教授協助雜誌製作「建築設計的數位過程」特輯就指出,「建築設計將慢慢地由勞力密集轉為知識密集,屆時全世界設計師桌面上的軟體都差不多,重點在於我們是否有辦法理解、使用與駕馭這些軟體」,證諸當前,確實是具有遠見的看法。這十年間,數位建築設計技術已經大幅提升,為了解目前國內外應用現況,特別再編制專輯提供相關業界參考。
本專輯感謝陳教授協助企畫及邀稿,專輯相當完整,包括從設計端、顧問端與建造端的角度,並由不同地區、技術領域探討當前數位建築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首先,陳教授整體性的介紹近年來數位發展對建築設計的影響,藉由數位設計達到表面優化、節能建築與數位製造等,協助建築設計達到合理經濟的目標;任職Zaha Hadid建築師事務所的黃劭暐先生,介紹這十年來Zaha Hadid事務所數位設計的發展與蛻變,並以實際的案例佐證說明;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ETH)建築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高鼎鈞先生,介紹歐洲數位建築學術重鎮ETH目前發展的結構計算軟體、數位製造與生成設計等先進技術的嘗試;任職於杜拜Koltay Facades立面設計顧問公司的張世麒先生,以去年剛落成的Crescent (新月)為主軸,討論這些特殊的建築物如何以數位的程序輔助完成設計;九典建築師事務所李振嘉先生等以數個實際案例,介紹該事務所如何應用BIM與數位設計技術發展永續建築;林煒郁、黃郅堯建築師則從國內相關產業數位發展的角度,重新審視數位轉型的機會。
以往的建築多僅著重於結構與美學,並由建築師總其成;當前的建築則尚須考慮生產、生態、節能、社會、文化等各層面,相關因素交互影響錯縱複雜建築師已不易直覺判斷,而數位設計透過電腦運算的協助,經由不斷模擬嘗試,使建築設計流程成為一種可回饋選擇的機制,讓建築設計者在保有設計本質的建築中,尋求兼顧多元價值的最佳解決方案;換言之,設計的本質依舊,但是如果設計者可以充分理解、使用與駕馭這些軟體,則未來的應用與發展空間是無限的!
編者的話
20面對數位的挑戰
文/廖慧燕
作品
36桃園市大和非營利幼兒園
/戴小芹建築師事務所
44新竹市三民國小附設幼兒園
/林柏陽建築師事務所
52高雄市新甲國小幼兒園暨擴建教室新建工程
/陳昆豐建築師事務所
60桃園市瑞塘國小學生活動中心
/直域建築師事務所
68達人女子高級中學教學大樓一、二期
/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78政治大學司徒達賢圖書館
/羅興華建築師事務所
86逢甲大學精采學舍
/文彬建築師事務所
特輯-形隨效能:為永續而數位的建築設計
98形隨效能
先進幾何與數據技術驅動之建築設計
文/陳珍誠
106未來建築的烏托邦
建築數位時代的實踐與未來的可能性
文/黃劭暐
112建築與科學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數位建築實踐
文/高鼎鈞
116建築資訊焦慮
文/張世麒
119低碳美學×BIM
文/李振嘉、廖文瑜、Klaudia Stefanowska、王冠穎
124建築及營建產業之數位轉型
文/林煒郁、黃郅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