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4.07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建築設計的辯證
文/曾光宗
建築設計雖然可以說是建築師的個人創作行為,但是由於該建築在完成之後,會與相關使用者或關係人有關,因此大多都會進入「公共領域」的範疇,受到專業界或社會公眾的檢視及評價;其中特別是與民眾息息相關的公共建築,這種過程更是必要且重要。
基於建築的本質蘊含著公共性,「建築評論」可謂作為檢視其公共性之方法之一。然而在臺灣建築界,長期以來與其他建築領域相較,沉寂已久的建築評論似乎仍未成形。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很多,建築評論尚未成為一個學術領域(或專業領域),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在於建築圈很小,處處受到「人」的牽絆,致使願意從事建築評論的學者或建築師很少,間接地大家對於建築作品的公開討論越來越少,長期下來無法累積建築思考的底蘊。此種現象對臺灣整體的建築發展是不利的,因為建築界不易從中獲得相互思辨的機會,逐漸落入一種當代「集體迷思」的窠臼中,讓臺灣建築在國際建築發展上不易產生明確的自明性,建築師也不知自身在國際建築思潮中的位置所在。
本期的作品以公共建築為主,內容除建築作品的介紹之外,另新增一「論建築」特輯,冀望增加建築界對於建築設計的辯證。本期關注的焦點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及再利用」,此作品之前在網路上激起了強烈的討論,然而受限於網路中的字數限制,發文者無法充分闡述,相關的文字表達易於被「誤讀」(misreading),甚至會被斷章取義。再加上不同的意見經常會無謂地被「歸類」,進而產生情緒性的兩極對立狀態,致使客觀且理性的討論已無法存在於網路上及建築專業的辯證之中,十分可惜。也因此這期特別邀請了4位建築師及學者,不限字數地請他們針對該作品提出各自的論述,期望閱讀者能從中理解不同的觀點,進而沉澱出自己對於此建築作品的評價。
《建築師》作為建築專業雜誌,我們認為正向的「建築論爭」,應是引導出以建築為素養之邁向公民社會的途徑之一。
在此「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及再利用」作品中,曾泊銘及張義震建築師與林聖峯老師認為史博館修復與再利用的核心議題在於「建築承載的豐富歷史、記憶的詮釋,同時更是透過這次大規模整建,開啟一個友善城市、面對當代、迎向未來的永續博物館」,相關的設計策略與手法皆依此而展開,另對於具有多重歷史意義的史博館,則認為「歷史與記憶是時空交織的共時辯証,是多重而身體性的感知經驗」。在4位受邀的建築師或學者中,呂欽文建築師以「『形式的意涵』與『有機成長』」為題,並基於「一般大眾的『體驗』」為立論基礎,提出了對於相關建築設計手法的質疑,以及對於「反評論」的回應。褚瑞基老師以「歷史及粗暴?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設計成果爭議的幾點記事」為題,引用了相關議題的思想理論,並提醒了進行文資修復設計及再利用時,建立新典範之必然性與其時代意義。許伯元建築師以「展示願景與文資價值的再梳理—談歷史博物館的整修」為題,並基於其為以往經常到訪的常客身分,認為「共同記憶」應是討論史博館整修的基礎,進而提出應該把「空間設計」、「展示計畫」及「修復及再利用計畫」三者相互檢討與調整,來思考合適的設計論述。林宜珍老師則以「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空間改造—從博物館定義的演變與使用者經驗看史博館的重生」為題,從博物館使命的變遷與其自身作為使用者的經驗面向,提出了對於史博館的討論可「站在更宏觀的視角來分析其空間構成的原因與訴求,更有助於對多元意見的理解」之呼籲。
除史博館之外,本期尚有洪清安建築師的「臺北榮民總醫院新建醫療大樓」、徐岩奇建築師的「婞芙產後護理之家」、及廖偉立建築師的「故宮南院覽月橋」,這些都是值得品味的建築作品。
在特輯的部分,本期報導了由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於年初所舉辦的「溯源地域。融合未來學生競圖」。針對此競圖,作為主推者之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承令建築師說明「主題強調『從過去尋找未來』,亦即以城市歷史文化為根基,尋找創新前瞻的可能性。競圖主題以臺南建城400年,累積了多元豐富的文化遺產為起點,⋯⋯期盼這次競圖的學生在創新思維的設計過程,能將地域性格的因子納入考量」。於特輯中分別收錄了包含首獎等16件優秀入圍作品(共有194件參選作品),以及各評審委員與指導老師的評論與感言。
本期的最後,再次連載了由莊雅典主筆的《建築師商業學》專欄—品牌篇,主題與內容為「從設計力到品牌力:建築師的轉型之旅」,提供執業建築師參考。
【 編者的話 】
28. 建築設計的辯證
文/曾光宗
【 作品 】
46. 臺北榮民總醫院新建醫療大樓
洪清安建築師事務所
54. 婞芙產後護理之家
徐岩奇建築師事務所
60. 故宮南院覽月橋
立建築工作所
《 評論 》
68. 建築以及建築師的身體 – 覽月橋
文/褚瑞基
【 論建築 】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及再利用
《 作品 》
70. 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及再利用
曾泊銘建築師事務所
張義震建築師事務所
嶼山工房
《 評論 》
80. 「形式的意涵」與「有機成長」
文/呂欽文
85. 歷史及粗暴?
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設計成果爭議的幾點記事
文/褚瑞基
88. 展示願景與文資價值的再梳理
談歷史博物館的整修
文/許伯元
92. 以人文關懷為核心的空間改造
從博物館定義的演變與使用者經驗看史博館的重生
文/林宜珍
【 特輯 】溯源地域。融合未來 學生競圖
《 總論 》
96. 2023學生競圖的回顧與感言
文/黃承令
《 評審感言 》
98. 從溯源地域的轉譯到融合未來的再造
建築設計是一趟發現的旅程
文/何黛雯
99. 我們與AI的距離
文/呂欽文
100. 讀建築系,所學何事?
文/賴伯威
101. 基地涵構與電腦工具在建築設計的角色討論
文/許伯元
102. 回歸建築設計本質
文/邱韻祥
103. 「未來建築師」的建築話語
文/蔣雅君
104. 指導教授感言
《 作品介紹 》
106. 首獎
110. 二獎
112. 三獎
114. 佳作
120. 入圍
《 建築師商業學:品牌篇 》
124. 從設計力到品牌力:建築師的轉型之旅
文/莊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