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5.07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萬國博覽會的面向與思考延伸
文/曾光宗
今年的「2025大阪‧關西萬國博覽會」是日本繼2020東京奧運之後,再一次盛大且重要的國際盛事。同時也是日本第6次,在大阪舉辦的第3次,經國際博覽會事務局(BIE)認定的萬國博覽會。2018年日本取得萬國博覽會的主辦權之後,開始推動相關的籌備工作,會場選擇在大阪臨海地區的夢洲;這是「史上第一次在四面被海圍繞之人工島上舉辦的萬國博覽會」。
萬國博覽會不僅僅只是一場熱鬧的國際活動而已,它對主辦國的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知識創新、技術提升、跨國交流、文化傳承、觀光效益等,都會帶來顯著的效益。同時對於作為會場的城市,為了舉辦此博覽會,相關配套的都市基礎設施工程與都市改造計畫等,也都會有極大的提升。而最終的整體形象,則是一種國力的展現。進而從長遠的意義而論,舉辦萬國博覽會所倡議的主題與理念,將會是對於國民的啟蒙,以及對於下一世代價值觀之潛移默化的影響。面對此重要的國際盛事,《建築師》雜誌於本期特別製作了「2025大阪‧關西萬國博覽會」特輯。而基於建築的專業性,《建築師》雜誌排除了一般坊間雜誌以「會場攻略」為主的報導方式,從《基本計畫摘要》,到《作品》與《專案管理》,再到《訪談》與《論述》,整體且深入地針對「2025大阪‧關西萬國博覽會」加以剖析與探討,冀望讓我們在欣賞絢麗的建築作品與展示內容之外,更能深層地理解與思考萬國博覽會的歷史脈絡、時代意義、面對的課題及重要的價值。
首先在《基本計畫摘要》中,這次的主辦單位202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提供了「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基本計畫摘要」,針對博覽會的主題、願景、會場規劃、會場組成及設施計畫等做了詳細的說明。《作品》的部分,在TECH WORLD館中,張瑪龍及陳玉霖建築師對於此深具時代意義且代表國家形象之「臺灣館」,以「心之山」為設計構想,對「臺灣」提出了一種具有象徵性的建築回應,並藉此「標示我們來自何處,也回應我們對自然與未來的關注」。在《專案管理》中,負責本案專案管理工作的林文盛總經理,以「跨國統包工程的挑戰與突破-2025大阪世博TW館專案管理暨監造經驗分享」一文,闡述了在作業時間極為緊迫的限制下,跨國團隊的整合與分工,以及面對各種挑戰的解決對策。另一件《作品》則為null2,豊田啓介等建築師與本主題館的製作人-媒體藝術家落合陽一共同合作,並在「當今網路時代,實地造訪世界博覽會的價值對許多人而言已受到質疑」之辯證下,設計出一棟「能同時涉足現實與數位領域並與環境互動的建築」。在《訪談》的部分,臺灣的官方參展機構-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則說明了參展的理念與歷程。
在《論述》中,邀請了4位學者,分別提出了對於這次萬國博覽會的觀察與省思。首先褚瑞基副教授的「萬國博覽-現代化的宣言」,除詳細述說了國際間萬國博覽會的發展脈絡,及各時期的時代意義外,更提示了「萬博中的國家館揭示了現代國家如何藉由空間來講述自己、區隔他者,並尋求全球舞台上的可見性與正當性」之意涵。由我撰寫的「日本與昭和的大阪萬博」,除詳述了日本舉辦博覽會的發展脈絡外,另也說明了以「昭和」精神為主,在大阪舉辦的三次萬國博覽會的背景、價值及與各時期大阪都市改造的關聯性。郭聖傑助理教授的「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光與影-建築家的夢想與責任」,透過日文第一手資料,批判性地道出2025大阪‧關西萬國博覽會籌備過程中的「黑箱」與迷思,進而反思著建築師面對如此重要個案時的態度與志向。董崑華助理教授的「展示未來、回溯過往-由『大阪萬博』回顧『2001年歐洲住宅博覽會』」,則以曾經舉辦過「2001年歐洲住宅博覽會」的瑞典馬爾默市為例,說明以生態永續與產業轉型為理念,並藉助於博覽會的舉辦,將廢棄的造船廠棕地轉變成為生態社區之典範。這四篇文章,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視並延伸思考萬國博覽會的面向與意義。
另外在本期的《作品》中,以「辦公及商業建築」類型為主,收錄了國內幾件優秀的建築作品,包含潘冀建築師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陳良全建築師的全聯福利中心台東中山店、蘇富源建築師的汯宸廠辦新建工程及陳俊言建築師的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等作品。同時另也收錄了同樣位處於亞熱帶氣候的日本沖繩那霸市,由日建設計所設計的沖繩細胞森林大樓,該作品以「亞熱帶氣候專屬的多功能雙層幕牆」,創造出了舒適且節能的辦公建築,可供我們借鏡。
【編者的話】
萬國博覽會的面向與思考延伸/曾光宗
【作品】
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行大樓/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全聯福利中心台東中山店/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汯宸廠辦新建工程/蘇富源建築師事務所
上緯集團產業創新園/原典建築師事務所
《他山之石》
沖繩細胞森林大樓/日建設計
【特輯-2025大阪·關西萬國博覽會】
《基本計畫摘要》
生命閃耀未來社會的設計-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基本計畫摘要 資料來源/202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
《作品》
TECH WORLD館/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null2/NOIZ Architecrts
《專案管理》
跨國統包工程的挑戰與突破-2025大阪世博TW館專案管理暨監造經驗分享/林文盛
《訪談》
連結世界 共創未來美好生活-訪外貿協會談TECH WORLD館參與過程 書面提供/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論述》
萬國博覽-現代化的宣言/褚瑞基
日本與昭和的大阪萬博/曾光宗
大阪萬國博覽會的光與影-建築家的夢想與責任/郭聖傑
展示未來、回溯過往-由「大阪萬博」回顧「2001年歐洲住宅博覽會」/董崑華
【建築相對論】
作為生產者的建築師-科技浪潮下的設計工作群像/徐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