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19.08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住宅維護管理與永續使用
文/廖慧燕
最近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工程三度流標,鬧得沸沸揚揚,國際設計標是否應有國際級預算?值得公部門深思。無獨有偶,上個月曾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來台,由忠泰文教基金會主辦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講,當天會場冠蓋雲集,2000餘人的觀眾擠爆會場,而會場外還有長長的人龍等著候補進場,相對於國內建築演講稀稀落落的聽眾,國內建築界對於國際大師的崇拜與對知識追求的渴望,可見一斑。遺憾的是當天安藤先生以自己的自學過程及經歷,鼓勵大家都有機會成為大師的演講內容近乎勵志演講,至於建築專業介紹,幾乎只是點到為止,直讓人覺得空入寶山,這算不算另外一個面對國際建築大師的議題?
建築結構體平均壽命約六十年,但是建築設備如水電管線、電梯等,壽命都遠比結構體短,尤其近年來建築應用大量的智慧科技設備,這些設備壽命更短、更新、更快,而新的住戶大樓通常也都設置很多公共設施、綠化植栽等,因此如何在建築規劃時,事先考慮後續之維護問題,如安全管理規劃、設置管道間、採用明管、植栽規劃等,以利後續之維管;另外,住戶因家庭生命週期 (Family Life Cycle)之變動,對於住宅空間之需求往往也跟著改變,建築是否須考慮空間變動之彈性,同時達到全齡可居以利居家安老,避免因體能部分缺損被迫入住安養機構,住宅應如何規劃設計,以降低後續維管費用及加強永續使用之可能性。
由於如何有效作好社會住宅之維管更為重要,本期特以此為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學者撰文,包括杜功仁教授針對社會住宅之維護管理課題,提出因應後續物業管理,建築規劃設計原則及如何撰寫維管計畫與估算費用等;台北市政府針對出租式社會住宅提出如何做好事前規劃,並建立完善之維護管理制度,以確保住宅品質;桃園市政府亦針對該府興建之社會住宅,介紹實際維護管理之作法與檢討;邱英浩教授提出社會住宅不但在解決社會問題,更應經由良好的規劃設計與維護管理,使成為具時代意義的典範住宅型態;戴嘉惠、林欣蘋建築師則以永康公宅為例,探討住宅之規劃設計如何符合居民需求並降低營運與管理維護成本;針對提升住宅使用彈性部分,昇陽建設提出開放式住宅規劃設計,將建築物區分為「支架體」與「填充體」以利維修及滿足使用彈性與提升施工效率;在探討全齡永續住宅部分,由唐峰正董事長等說明較法令標準要求更高的無障礙住宅標章與通用住宅認證制度,並介紹獲得認證之案例。
本期相對論專題,許麗玉教授以顏色為題,探討色彩如何存在建築裡,透過訪談姜樂靜、黃惠美、郭旭原、侯貞夙等建築師,試著捕捉他們的建築色彩與脈絡,最後提出「人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本色、營造自己的環境」,並強調在生活環境裡,人們總是能循著色彩,希望也是享受著建築師用心設計的環境,快樂出遊,歡喜回家。 國家卓越建設獎上個月舉行第14屆頒獎典禮,該獎項以公正客觀的評選,發掘臺灣公、私部門的優秀建設作品,在「追求卓越、榮耀全球、臺灣發光」的道路上,不僅讓國人;也致力於讓世人看見臺灣建築業界的亮眼成績。
編者的話
住宅維護管理與永續使用 文/廖慧燕
建築新聞
臺灣建築新聞
國際建築新聞
作品
臺北市萬華公營出租住宅
璞園醇建築
裕盛樸森林
新美齊Jade12
國泰綠博苑
特輯:社會住宅維護管理
社會住宅資產永續經營管理之道
物業管理前期檢討
北市府的社宅管理課題
從維護管理看桃園市社會住宅之規劃設計
社會住宅之公益性及時代意義
開放式建築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住居空間無障礙及通用化標章認證
從使用及維護看社會住宅之規劃設計
以興隆D2公共住宅為例
建築人物
懷念陳邁的身影
建築相對論
色彩如何存在建築裡
卓越獎
2019國家卓越建設獎頒獎典禮暨晚宴 隆重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