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1.09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23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建築的「減」與「簡」設計哲學
文/廖慧燕
建築大師密斯一生追求簡約的建築設計,經典名句「Less is more」流傳至今,但其實過於繁複、過多、過高的建築仍到處可見。近年來,國內有部分建築師開始追求減法設計,惟對於減法設計的定義則莫衷一是,為釐清此設計理念,雜誌社特別於5月間召開小型座談會。綜合大家的看法,減法設計未必就是減量、簡潔,因此在設計手法上,或許不是減少建築量體或拆除現有建物,而是以更精準的角度切入,創造流動、寬闊、舒適的空間,讓建築與周邊環境達到最適切的狀態,因此,要讓空間減到「豐富」而不是減到「無趣」,有選擇性的順理成章才是重點。引用陳玉霖建築師談到屏東國立美術館的改造案,「把空間流動性帶出來,避免不需要的隔間與設施干擾我們理解建築,並透過一個新加的東西,創造了一個特殊的空間質感,流動與穿透」。黃聲遠建築師也提出,「本來清大預設的4到6層沿中軸分佈大型館舍的想像,換個觀念後,改為只留一層樓平舖大地,快樂的讓沒有必要的建築不發生這算不算減法」?簡言之,儘量保留自然,並讓空間有更大的流動性及增加使用與視覺上的留白,刪減拆除或加東西都有可能是建築或空間變得簡潔的作法。
本減法設計專輯,感謝黃聲遠建築師的提議並協助企畫,專輯除座談會議紀錄外,並邀請建築師介紹有關案例及闡述設計理念;包括陳哲生建築師介紹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的建築景觀再造工程,以「打開」及「流動」為主要概念,移除非必要的假柱、假牆及樓梯等,創造簡約流暢的空間;黃介二建築師談住宅的簡約設計,強調在切合業主需求的原則下,儘量減少對土地、自然的干擾,以保有原環境的那份美好;郭聖荃老師介紹宜蘭大學城南校區分期興建計畫,企圖讓建築量體減少、壓低,與四周環境結合,使景觀成為本體而不再附屬於建築,以提供都市空間內自由活動的可能;廖嘉舜建築師等在烏日綜合社會福利館,應用極少量的牆體、開口等來詮釋內與外,以自然為核心,讓空間以留白的形式在自然與活動之中流動;台北市都更處以台北方舟為案例,訪談吳聲明建築師探討在舊建築改造中,如何以簡潔的設計手法,創造一個保留歷史韻味同時具數位科技創新的建築空間;徐鉦儒先生提出透過「日常」與「日常生活」地反思,找出建築中日復一日性的特徵所在,經過「減法」才可能創造出屬於生活的精簡設計;沈庭增建築師強調建築必須要達到「適切性」,從建築計畫開始,經由整合需求與應用轉化,讓建築物與周遭環境都一同達到最適切狀態。
歸納相關案例及理論探討,發現所謂的減法設計,應該從最原始的建築計畫開始,檢討建築、量體的必要性,並經由反思與調整後,透過精準的判斷與選擇,以提升空間的整體性與有效性,刪除多餘的牆與設施等,儘量減少對環境的擾動,並讓有形的建築與空間巧妙的轉換為無形,引用建築大師皮耶的話,「把複雜的現實綜合起來,得到純化,讓我們不會因為過於繁多的細節變化而分心」。
留白,保留環境中原有的美並留給使用者一片自由的天空。
編者的話
28 建築的「減」與「簡」設計哲學
文/廖慧燕
作品
44 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
/張瑪龍陳玉霖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52 光間-高美館展覽空間改造
/禾磊建築 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
60 礁溪跑馬古道公園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66 三和國小風雨活動場
/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
70 頭城濱海森林公園環境改善工程
/小杜建築師事務所
76 國立成功大學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
/楊士正建築師事務所
特輯-減法.簡法
84 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建築景觀再造工程」
悠遊的地景博物館
文/陳哲生建築師事務所
90 談住宅設計中的減和簡
文/黃介二
98 沖刷掉不必要的慾望,留出銜接未來的大地行動
宜蘭大學城南校區分期興建
文/郭聖荃
104 臺中市烏日綜合社會福利館
文/合寬建築師事務所+預景設計+廖嘉舜建築師事務所
106 向自然學習
文/廖嘉舜、周書賢
110 新船入港-「N24台北方舟ARK·TPE」
訪談吳聲明建築師
文/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評論》
115 設計的日常
論減法設計的輕與重
文/徐鉦儒
118 尋找適切的建築存在
文/沈庭增
《座談》
120 減法的「減」與「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