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4.04
規格:繁中/平裝/120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社會住宅與循環經濟
文/曾光宗
在臺灣以「只租不賣」為主的社會住宅,乃是從2011年頒布「住宅法」之後才有了正式的法定位階,這時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對應著社會大眾極為迫切的居住需求,開始大量地興辦社會住宅。雖然從時間上來看,臺灣的社會住宅發展相較於其他國家而言實為較短,至今僅約有十多年而已,但是在推動社會住宅政策及興辦社會住宅的歷程中,初期除了參考其他國家的經驗與做法外,在過程中我們同時也在逐漸探索並累積「社會住宅的台灣模式」;本月號的焦點即放置在社會住宅及其關聯的循環經濟議題上。
首先在作品的部分,完整地報導了「廣慈博愛園區」內的所有建築作品。廣慈博愛園區可謂一個大規模、區域型、複合性的以社會住宅為核心之複合性公共設施的集合體,其中除了大量的社會住宅及中繼住宅外,還包括了廣慈社會福利大樓—內含多功能的照護機構、長照服務設施、社區門診、復健中心、身心障礙中心、托嬰中心、親子館等,以及廣慈行政中心—內含區公所、警察局、圖書館等。收錄的建築作品有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的「廣慈博愛園區行政大樓及社福大樓A、B區」、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C區」、陳裕益建築師事務所的「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D區」、以及徐維志建築師事務所的「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E區」。此種將社會住宅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多樣化福祉設施與公共設施複合在一起之開發模式,如與鄰近的日本公營住宅相較,是極為獨特的做法。
其次在特輯的部分,於去年5月由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與循環台灣基金會,合辦了一場「明日家園:社會住宅導入循環經濟」論壇,於論壇中匯聚了國內外在建築領域導入循環經濟的實踐經驗,其中並聚焦在規劃設計、營建施工及維護管理等三大面向加以探討。基於目前的社會住宅政策,同時考量興辦社會住宅為一長時間的持續性工作,未來社會住宅的數量應會十分龐大,因此於現階段將循環經濟的觀念與做法導入社會住宅之中,即有其迫切性與必要性。致使本月號製作了「社宅導入循環經濟」特輯,期間十分感謝基金會陳惠琳執行長的協助,邀請了參與前述論壇的專家學者進行撰稿,另外我們也再邀請了很早就開始推動將循環經濟納入於社宅中的桃園市政府,共同完成了此特輯。
於此特輯中,循環台灣基金會開宗明義地闡述了社宅導入循環經濟,對於推動建築營建產業升級的重要性。鄭長芳資深永續顧問說明了循環經濟設計原則的內涵,以及將社宅作為循環經濟的重要對象,對臺灣2050淨零目標的貢獻。林洲民前局長以其擔任臺北市都發局局長任內的經驗,陳述了臺北市對於循環經濟的政策規劃與行動,以及在廣慈社宅及南港機廠社宅的具體實踐。邱奕聖副處長等以桃園市為例,介紹了社會住宅「循環經濟永續發展」藍圖,以及以租代買服務導入、維護作業及運離服務與績效評鑑等做法,另也提出了未來展望。陳冠翰副處長以「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聚落」為例,分享了台糖在實踐循環建築理念過程中所面對的五大課題及因應對策。謝佶燁董事長從營造和社會住宅兩個面向,提出了臺灣建構資源循環型社會住宅的關鍵作為和執行策略。楊詩弘助理教授介紹了日本「長期修繕計畫制度」的機制與內容,並以其作為社會住宅長期修繕計畫的方法論,藉以提升臺灣社會住宅之性能。陳重仁顧問以建築產業轉型之觀點,提出了臺灣建築業可能的循環營建原則。最後於循環台灣基金會的一文中,則強調社宅導入各式服務,成為淨零生活的熱點與場域後,將可逐步實現低碳永續「明日家園」目標。
另外於本月號的「建築思潮」中,孫全文名譽教授以二十世紀西方哲學家中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的海德格,於1954年發表的《建築、居住、思考》論文為核心,說明該文主要從人類存在的意義,探討人生最密切的居住和建築問題之原意。進而闡述「任何事物並非單獨存在,而與其他物件發生關係。任何建築與事物皆連結各種關係。人類忽略了此種物件(Ding)原理,而失去思考一切事物本質的機會」之價值;此篇為一值得細讀與深思的文章。
同時從本月號開始連載莊雅典執行長的「建築師商業學」專欄,這次為第一篇創業篇—「建築師創業備忘錄」,相關理念適合建築師執業及開業時參考。
編者的話
20社會住宅與循環經濟
文/曾光宗
作品
36廣慈博愛園區行政大樓及社福大樓A、B基地
/蕭力仁建築師事務所
48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C基地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56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D基地
/陳裕益建築師事務所
64廣慈博愛園區社會住宅E基地
/徐維志高世銘建築師事務所
特輯-社宅導入循環經濟
《總論》
73社宅帶領臺灣居住環境導入循環經濟-推動建築營建產業的升級
文/循環台灣基金會
《分論》
74循環社宅的必要性
文/鄭長芳
80臺北市社會住宅循環經濟的實踐-臺北社會住宅在服膺循環經濟之路的實踐過程
文/林洲民
84社會住宅「循環經濟永續發展」藍圖-以桃園市社會住宅為例
文/邱奕聖、黃正翰、謝禎謙
88立足台糖沙崙宅-擴大循環建築規模,建構健全的體系
文/陳冠翰
92循環營造:怎麼拆就怎麼蓋
文/謝佶燁
96借鏡日本「長期修繕計畫制度」-提升我國社會住宅的性能
文/楊詩弘
102循環經濟潮流下的建築產業轉型
文/陳重仁
106住宅導入產品服務化的效益與機會
文/陳惠琳、董敏筑
《建築思潮》
110海德格:建築與居住之思考
文/孫全文
《建築師商業學:創業篇》
116建築師創業備忘錄
文/莊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