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4.05
規格:繁中/平裝/128頁/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的挑戰
文/曾光宗
由於建築相關政策與法令的限制,造成建築師在執業時產生了許多困境,本月號特別製作了「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特輯加以探討。
此議題的背景在於2021年臺灣建築學會在當時的理事長江維華教授及陳柏森會士的帶領下,成立了「我國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之研究」專案小組,期間召集許多專家學者,蒐集了美、日、歐等先進國家的建築師執業規章加以分析,並與我國相互比較。最終於2022年提出了完整的研究報告,提供給政府作為修改不合宜規章時之參考。而為達推廣此研究報告之目的,讓更多建築界人士了解此研究成果,於今年的3月16日,由臺灣建築學會、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及建築改革社,共同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公開論壇。於此論壇中邀請了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相關論述,進而彙集於本特輯中。
論壇區分四大主題;於論壇一中,賴人碩建築師首先從現況的剖析開始,闡述了建築師執業規章影響國際競爭力之意涵。與談人之一的張清華建築師,提出了與國際接軌的基本觀念。與談人之二的楊立華建築師則分享了日本建築師執業契約的精神與內容。於論壇二中,陳柏森建築師重點式地提示了「我國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之研究」內容,進而提出具體的改革建議。與談人之一的AIA建築師洪育成,說明了美國AIA的建築服務合約與臺灣的比較。與談人之二的虞永威建築師,則以美國AIA的規章為基礎,除說明《大元監造計劃書》等內容外,對國際接軌也提出了具體建議。於論壇三中,徐岩奇建築師探討了建築師之養成教育與執業本質。與談人之一的曾光宗理事長,提出了建築專業培養歷程應從以往的「教、考、訓、用」,改變為「教、訓、考、用」之呼籲。與談人之二的楊秋煜建築師則認為為提升建築師專業能力與國際競爭力,建立實務工作經歷制度的必要性。於論壇四中,呂欽文建築師具體引導出了與國際接軌的中長程計畫。與談人之一的林洲民建築師反向思考著「臺灣能否創造一個給臺灣建築師的良好職業環境」。與談人之二的高文婷組長則以其清晰與熟悉的法令思維,回應或解釋了論壇中討論的重要議題。
臺灣建築學會的「我國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之研究」報告與本特輯,期望成為探討此議題時的重要論述與參考依據。
除前述兼具實務與學術的特輯內容外,在本月號的作品中,有AIA建築師洪育成的「新竹建華里民眾活動中心」;他以設計思維為前提,提出了低碳建築、循環建築、預鑄工法、節能、符合本土氣候之永續設計,此外也因應台灣濕熱氣候之特性,強調出建築外殼之設計表現。闕河彬建築師的「臺北市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大樓」,以旋轉與錯位的量體變化,以及內斂純粹之設計手法,反映了位處於複雜都市涵構中的對比性,同時也藉此傳達出宗教設施的寧靜與精神意涵。許家彰建築師的「基隆港東岸旅客中心」,此作品面對極度狹長之基地限制,以輕量通透、效率動線、友善親水之設計理念與手法,表現出了旅客中心之親民與活潑意象。邱文傑建築師的「基隆山海城再造串聯計畫」,藉由垂直豎道與水平廊道所構成之簡單有力的基隆塔,連結了孕育基隆的山與海,同時也創造出了從高角度俯視基隆,進而理解基隆之新的視點與市民平台。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則以提供良好的物理環境品質為前提,重新塑造友善、安全、衛生、有人情味之新型態的臺灣市場,進而連結至老臺北人的年節回憶及新臺北人探尋臺北味之場所感。
針對這些作品,羅時瑋教授以其中4件加以評論,強調出建築介入市民城市中庶民的主體性,以及建築為改變中的「人-社會」而服務之真諦。許伯元建築師則針對南門市場,認為新的南門市場打破了「傳統市場改建都會沒落」的魔咒,並延續了南門市場原有市民生活的氛圍與熟悉感。相對地也點出了對於社區與民眾而言,「市場」面對四周環境的開放性及相互融合之必要性的設計省思。
《建築師》雜誌日後將會強化「建築評論」的功能與價值,冀望臺灣建築能在理性的思辨中逐漸成長。
編者的話
20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的挑戰
文/曾光宗
作品
40新竹建華里民眾活動中心
/陳永富建築師事務所+考工記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46臺北市中山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大樓
/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四喜創意顧問有限公司
54基隆港東岸旅客中心
/許家彰建築師事務所
62基隆山海城再造串聯計畫(基隆塔)
/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A×B建築工作室
70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評論》
76非常建築與日常建築的都市介入
文/羅時瑋
79城南常民美食史的書寫者
談南門市場改建的規劃設計
文/許伯元
特輯-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
《論壇一 臺灣建築師執業現況:主講》
82開創臺灣建築未來價值與當下社會專業制度之觀省
文/賴人碩
《論壇一 臺灣建築師執業現況:與談》
87國際接軌ABC
文/張清華
88日本建築師執業契約概述與借鏡
文/楊立華
《論壇二 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研究:主講》
90世界各國建築師契約與我國之比較及改革建議-「我國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之研究」報告導讀與摘錄
文/陳柏森、江維華
《論壇二 建築師執業規章與國際接軌研究:與談》
98建築服務合約臺灣與美國之比較及建議
文/洪育成
101建築師規章與國際接軌的我知我見
文/虞永威
《論壇三 建築師執業本質之探討:主講》
104我是我-探討建築師之養成教育與執業本質
文/徐岩奇
《論壇三 建築師執業本質之探討:與談》
108「教、訓、考、用」之建築專業培養歷程
文/曾光宗
110建築師執業資格的探討
文/楊秋煜
《論壇四 國際接軌的可能性:主講》
111從現實到理想-國際接軌的近中長程計畫
文/呂欽文
《論壇四 國際接軌的可能性:與談》
117國際接軌的成就之道
文/林洲民
118工程造價非戰之罪 監造責任法規清楚
文/高文婷
121綜合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