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0.08
規格:繁中/平裝/116/ 21 x 30/彩色
ISBN:9771561054009
備註:初版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創刊於1995年10月,近14年來,它忠實地記錄了台灣當前建築設計的整體面貌,一直是業界、學術界及政府相關單位的重要參考資料,堪稱台灣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一本雜誌,也是目前在台灣發行量最大的一本建築設計雜誌。
■ 編者的話
8月手記
向偉大的建築教育家致敬
今年適逢將倫敦建築聯盟(Architecture Association, AA)推向國際的前院長Alvin Boyarsky(1928~1990)逝世30週年,以及紐約庫柏聯盟(The Cooper Union)前院長John Hejduk(1929~2000)逝世20週年,為此文心藝所舉辦了「Housing the Friendship:建築與書的友誼」建築書展,從中展現出他們兩位相濡以沬、連結書籍與藝術之間的不凡情誼;書展包含了Alvin Boyarsky擔任AA主席期間收藏的精選作品畫集,已絕版的AA Folio系列,我們也邀請策展人漆志剛老師籌劃本專輯,向兩位偉大的建築教育家致敬。
Alvin Boyarsky在擔任AA建築學院院長(1971~1990)的二十年間,以「設計單元系統(Unit System)」為教學架構,由各單元的導師在學期之初提出研究主題,招攬學生,組成設計單元;因為思想的傳承,逐漸形成某種「系譜(Genealogy)」,為學院帶來相互競爭的多元性。也因為各單元以「繪畫」作為傳遞思想、探索建築的方式,及表達自己設計的視覺、空間語言,其出版物如集結學生作品的AA Project Review內容都極為精采,使得AA聲名大噪,吸引各方人才,成為史上第一所「國際建築學院」。現今許多重要的建築師、教育家都曾親炙其風潮,如John Hejduk、Frank Gehry、Daniel Libeskind、Rem Koolhaas、Zaha Hadid、Bernard Tschumi,和Archigram的Michael Webb和David Greene。最著名的就是由Rem Koolhaas與Elia Zenghelis主導,後來Zaha也加入的第九設計單元(Unit9)。
至於John Hejduk,從倫敦至紐約,終其一生都在探索建築的另一面(The otherness of architecture),一個關於藝術與文學的詩性世界;他閱讀寓言、繪製插畫,認為在建築中,圖像與故事為不可或缺的要素,他探索建築的純粹形式問題,堅信建築能成為一項儀式,連結在地的政治性與社會性;梅頓.加德拉曾評價他的建築能夠「庇護我們的夢想和我們此刻神秘的存在」。另外,他認為藝術重在異化、即斷的兩點之間追求永恆:理性與感性、歷史與未來、個人與群體、人性與神性;接收、轉化資訊、建立自我對於外在的世界觀,正是所有創作的開始與終點。在教學理念與方法之外,通過對於建築形式獨特的轉譯,他的作品連結記憶與紀念性,政治訴求與社會責任,呈現出現超越現實的創造性、藝術性與詩意。Angel of History,一個見證歷史的天使,或許就是Hejduk的終極方向與目標。
究竟什麼樣的人能夠凝聚眾人、開創思想,成就一方之教育聖地呢?據說Boyarsky一天有十四個鐘頭「住」在學校,與師生建立深厚的情感,他不但熟知學校大小事,甚至清楚每個學生的姓名、特質、長處,能夠給予適當的考驗或機會。而從AA到Cooper Union的Hejduk,在二十五年(1975~2000)院長期間,也領導庫柏聯盟成為可與包浩斯相比的現代建築教育聖地。由他們兩位身上,我們看到了教育家的影響力可能更甚於建築師。
至為巧合與不幸的是,正當此期付梓的七月,喻肇青與王鎮華兩位大家敬愛的老師卻相繼辭世;喻老師當主任時引我進入中原大學建築系兼課,由他身上我見到了專業者的學養和高度、視學生如子的教育家風範,他溫文爾雅卻擇善不移,長期致力於「都市設計」、「社區營造」、「環境永續」的議題,也是中原景觀系創系系主任。王鎮華老師在中原與我一同帶設計課,常在課後一起搭其他老師便車回台北,熟識之後才發現在他深厚的國學素養與讀書人風骨底下,其實藏著一顆純真的童心,他後來幾乎不做建築而致力於書院與傳統文化的傳播,雖為建築界可惜,卻也佩服他的執著與原則。這兩位誨人不倦的好老師,對凡是接觸他們的人都有極大的啟發與影響,我們也以此期雜誌對他們致最高的敬意!
總監 黃長美
11 編輯室手記
12 新聞
建築的史詩和寓言
Epics and Fables of Architecture in the 70s and 80s
18 論述
建築的史詩和寓言
Epics and Fables of Architecture in the 70s and 80s
漆志剛Jr-Gang Chi
28 紀錄
展覽:建築與書的友誼:阿爾文.博亞爾斯基+約翰.黑達克
Housing the Friendship:Alvin Boyarsky + John Hejduk
文心藝術基金會Winsing Arts Foundation+Jr.Gang Architectural Lab
第一章:Alvin Boyarsky
論述
30 體制裡的雜音
Noise in the System
尼古拉斯.博亞爾斯基Nicholas Boyarsky
論述
38 AA建築學院第九單元與伊利亞
Unit 9-Elia
彼得.威爾森Peter L. Wilson
論述
46 AA建築學院的印記與NATØ雜誌
The AA Imprint and NATØ Magazine
奈傑爾・寇茲Nigel Coates
論述
54 臺北之鏡——狂瞻紐約
林家如Chia-Ju Lin
論述
58 烏托邦構成中……
Utopia in Construction
劉彥均Yen-Chun Liu
對談
62 對話:《行星建築》
Dialogues: Planetary architecture
麥可.沃夫森Michael Wolfson×尼古拉斯.博亞爾斯基Nicholas
Boyarsky
論述
80 建築師的老師
Academy-within-an-Academy
張博允Po-Yun Chang
第二章:John Hejduk
論述
84 黑達克的〈自殺者之屋〉:一段關於歷史和政治的故事
John Hejduk’s House of the Suicide: A Brief History and a Political Story
詹姆士.威廉姆森James P. Williamson
論述
94 黑達克與天使
Why does an Architect Draw Angles?
邱元甫Yuan-Fu Chiou
論述
98 時間的崩塌
Collapse of Time
尼古拉斯.博亞爾斯基Nicholas Boyarsky
論述
102 我的建築奇幻之旅
蕭有志Yu-Chih Hsiao
論述
108 追憶恩師 John Hejduk
王鈺Yu Wang
專欄
論述
112 「書」「店」觀察筆記
楊惠宜Hui-Yi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