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79折至2024/7/20】 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給台灣建築的禮物〈林憲德教授退休紀念著作〉
「淨Net」為絕對、算總帳、不折不扣丶真實的、純度100%之意。「近Nearly」則是幾近、盡量、大致不差、差強人意、盡力而為之意。
但當今許多媒體與學說均把「近零」當成「淨零」來吹噓,連種一棵樹、開一輛電動車丶裝一面光電板、換一只LED燈等區區小善都被說成淨零行動…。另有一些打著「淨零」旗幟趁火打劫、攔路索賄的現象,例如有些環保團體、認證機構、網路媒體誇大ESG、碳關稅、碳交易的威脅,推銷碳盤査丶碳中和、被動式建築等高價且無實質效益的商業認證,造成政府、企業與民眾的恐慌與焦慮。
為了緩和這恐慌與焦慮,筆者以「30%淨零建築」之提案為您破解淨零建築之謎。「30%淨零建築」是筆者從「IEA2050淨零路徑」報告書中所窺見的真相,這30%已是建築政策的極限,並揭露一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以為「2050淨零路徑」的借鏡,筆者認為「30%淨零建築」,才是在當今財政可負擔、市場可接受、邊際效用尚可的淨零策略。
2050淨零路徑
讀者也許困惑於為何國際對於淨零排放、負碳排丶碳中和丶氣候中和的時程均圍繞於2030年與2050年?此時程首先來自2015年聯合國要求全球在2030年前能達成消除貧窮、減緩氣候變遷、促進性別平權等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及同年《巴黎氣候協定》呼籲全球推動淨零排放立法,以讓政府與企業能在2030年宣示或達成,最慢也應在2050年全面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
關於淨零排放最清晰的時程規劃,莫過於2021年5月18日國際能源署IEA所發表的「2050淨零路徑(Net Zero by 2050: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報告。該報告揭露淨零路徑需要的行動和時程,例如2025年禁售化石燃料鍋爐、2030年新車有60%為電動車丶2040年全球電力達淨零排放丶2050年70%的電力來自太陽能和風力等;此外還分析了低碳技術發展對經濟、能源產業、全球自然資源開採、能源安全等不同面向的影響。該報告同時提出;建築產業應發展高能效且直接使用再生能源或全脫碳能源的近零碳建築(原文定義A zero-carbon-ready building is highly energy efficient and either uses renewable energy directly or uses an energy supply that will be fully decarbonized by 2050, such as electricity or districtheat)所有新建建築在2030年、50%以上的既有建築在2040年、超過85%的既有建築在2050年均應達到近零碳建築(zero-carbon-readybuilding)的水準。
另一方面,台灣也仿照「IEA2050淨零路徑J, 2022年由我國家發展委員會發佈「台灣2050淨零路徑」,要求所有公有新建建築物於2030年以前、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建築物,於2050年以前達到近零碳建築之目標。顯然,「2050淨零路徑」的倡議巳席捲全球,這人類編織的美夢如何實踐,令人拭目以待。
淨零路徑名詞釋疑
然而,甚麼是淨零排放?淨是甚麼?排放又是何物?另外一些媒體、商業認證機構還加油添醋丶不時創造出零碳(zero carbon)、淨零碳(net-zerocarbon)、碳中和(car bon neutral)丶淨零能(Net Zero energy)、零能(Zero Energy)、近零能(nearlyzero)丶產能(Positive Energy)、無化石能源(fossilfuel-free)、RE100(100%renewable)丶氣候中和(climate-neutral)等五花八門的口號,如謎語般充斥市面,搞得民眾眼花撩亂,甚至連業界、學界都莫衷一是。
為了替讀者解惑,筆者整理國際間從最基本的建築節能法規到產能的淨零相關用語如圖1.6所示。首先就描述建築節能的「形容詞」,可分為節能法規、低能耗、超低能耗、近零能、淨零能(或零能)、產能等六個層級,其中節能法規與零能兩名詞為法規定義上被鎖住的固定基準,但其他低能耗、超低能耗、近零能、產能等四名詞只是模糊的高低層級概念,四名詞的能耗標準隨各國各自定義、各說各話、並無客觀的固定能耗值,但由於各國節能規範寬嚴不一,A國所謂超低能耗或近零能不一定比B國所謂低能耗更節能。
依此節能名詞的層級概念,筆者整理當今有關淨零路徑的相關用語如表1.1所示,其中有關「排放源」之內涵有能源、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之差,有關「排放程度」有低、超低、近零、零丶淨零丶產能之用語。其中,內政部建築硏究所(以下簡稱ABRI)的凈零建築政策之用語,為近零碳(NearlyZeroCarbon)與超低碳(Ultra-lowCarbon)之用語。筆者建議讀者不必執著於「排放源」或「排放程度」之說文解字,因為這些均是階段性口號而已,對推動淨零排放政策並無影響,且爭辯其差異亦無濟於事,因為我們只缺節能減碳的實際行動而已。
淨零的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當今社會對淨零排放最弔詭的陷阱,就是民眾對於「淨零」與「近零」的誤解與魚目混珠。本來「淨零」與「近零」在字義上有很大差異,「淨Net」為絕對、算總帳、不折不扣丶真實的、純度100%之意,「近Nearly」則是幾近、盡量、大致不差、差強人意、盡力而為之意,但當今許多媒體與學說均把「近零」當成「淨零」來吹噓,連種一棵樹、開一輛電動車丶裝一面光電板、換一只LED燈等區區小善都被說成淨零行動,讓民眾以為淨零是如此一蹴可幾,甚至放慢應有的節能努力,而可能延誤拯救地球鐵達尼號下沉的時機。另有一些打著「淨零」旗幟趁火打劫、攔路索賄的現象,例如有些環保團體、認證機構、網路媒體誇大ESG、碳關稅、碳交易的威脅,推銷碳盤査丶碳中和、被動式建築等高價且無實質效益的商業認證,造成政府、企業與民眾的恐慌與焦慮。
為了緩和這恐慌與焦慮,筆者以「30%淨零建築」之提案為您破解淨零建築之謎。首先,我們先冷靜檢視聯合國「IEA2050淨零路徑」對建築部門之說明,它只提「近零碳建築zero-carbon-ready building」,從未提出「100%淨零建築」之要求,實際上只是以「淨零」之名,而執行「近零」之實而巳。
「IEA2050淨零路徑」報告書所提建築部門各種減碳彌補對策如圖1.7所示,該圖倡議近零碳建築在2050年之前應減少全球建築能耗總量97%,但事實上這97%的減碳額度並非完全來自建築科技,真正建築產業應努力的減碳額度只有30%。之所以說是30%,請細看該圖所揭露之2050年情境,其中真正與建築節能科技(含建築外殼與設備之節能技術)有關的能源效率提升策略,所能達成之節能比例約只佔31.4%,其他約有5.7%的節能必須靠人類自主節能行為來達成,還有50%以上的節能必須靠能源轉型(包括能源電力化、氫能、生質能、其他再生能源)才能達標。由此可見,IEA2050淨零路徑」表面是以「100%淨零排放」為旗轍,但歸屬於建築部門的減碳責任只有31.4%,此乃筆者所稱「30%淨零建築」(30%為31.4%的概稱)的由來。
此「30%淨零建築」是筆者從「IEA2050淨零路徑」報告書中所窺見的真相,這30%已是建築政策的極限,超出此範圍可能只是畫餅充飢、不務實際而已。在此,筆者揭露一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以為「2050淨零路徑」的借鏡。此法則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指任何經濟投資所產生的邊際效用會呈現如圖1.8所示的邊際效用遞減曲線,該曲線顯示投資效益會隨著投資幅度的增加而不斷地變漫,當投資趨於峰值之後,投資效益就有衰退的可能,淨零建築的投資效益亦然。此法則告誡淨零建築政策應衡量自己的財政、量力投資「近零」即可,若要暴虎馮河投資「100%淨零」’不但會造成財政困境,當投資趨於峰值之後,終究也達不成「100%淨零」。筆者認為「30%淨零建築」,才是在當今財政可負擔、市場可接受、邊際效用尚可的淨零策略。
總之,「淨零」難逃「邊際效用遞減法則」的如來神掌,「淨零」有如遙遠的成佛之路,「近零」才是邁向「淨零」的一條務實的菩薩修行。即使是「近零」,我們也不可對「30%淨零建築」掉以輕心,因為它依然是一條荊天棘地的嚴峻挑戰。我們若不能體認「淨零」有如成佛的艱難,則不能兢兢業業於「近零」的菩薩修行,會讓淨零之路更加迷糊而遙遠。
台灣的30%淨零建築之路
本書二、三篇將介紹的BERS與LEBR,是「台灣2050淨零建築」的執行工具,乃是基於「30%淨零建築」的良心所打造的兩把鑰匙。例如,BERS對於非住宅與住宅之最佳近零碳認證目標,訂於節能50%與減碳30%之水準,LEBR對於低碳建築之最佳超低碳認證目標,訂於減碳20%之水準。這些目標均建立於當今市場可負擔、可取得、邊際效用尚可的成熟技術,若迷信高科技、智慧科技、先進技術會拯救地球,強求執行零能、產能、碳中和的「100%淨零建築」,可能減弱其投資邊際效用,甚至造成財政危機。
即使認清了「近零」的現實,這「30%淨零建築」的可負擔成熟技術也會造成某些財政負擔,人類也必須有迎接嚴峻挑戰的覺悟。根據ABRI最新研究(嚴佳茹等六人,2023),在台灣推動新建近零住宅之投資回收年限約2.1年,推動新建近零辦公建築的回收年限約為6.6~5.8年。這負擔看似不大,但這只是1~2%的新建建築市場之淨零建築政策負擔,因為其他約有98%的既有建築的淨零建築改造的投資回收年限,可能為前述回收年限的2~5倍(見7-5),這也是「台灣2050淨零建築」的必要負擔,國人必須有坦然面對的心理準備。
筆者為了善盡告知淨零真相的責任,認為「30%淨零建築」不只是全球淨零路徑的科技上限,也是「台灣2050淨零路徑」所能達成的上限,亦即先不論再生能源與能源轉型,台灣竭盡所有政策與技術的極限,到2050年最大可能也只能達到建築部門節能減碳30%的水準,超出30%的期待很可能只是鏡花水月。另一方面,為了善盡輔佐淨零建築的責任,本書第八章也建議先從最有成效的建築能效法制化下手,接著在全民財政可負擔條件下,配合部分激勵政策,只針對最高耗能、最差能效營運狀況的建築樣本逐步進行近零改造即可。
筆者以「30%淨零建築之路」作為本書緒論,呼籲淨零政策應誠實面對地球環境危機之險峻與人類科技之極限,不應只是畫餅充飢、幻想長生不老藥、編織不死之鳥或歐伯羅斯的美夢,而應善用可負擔的成熟科技,克制人類揮霍貪婪的本性,戮力於「近零」的菩薩修行,或許才能挽救人類文明免於毀滅。
◆以上文章摘錄自《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給台灣建築的禮物》林憲德 著。更多關於建築能效評估系統BERS與低碳建築評估系統LEBR的理論與國際發展經驗,請見《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給台灣建築的禮物》。
第一篇 淨零建築緒論
第一章 30%淨零建築之路
第二章 淨零建築路徑的挑戰
第三章 淨零建築的兩把鑰匙
第二篇 淨零建築的第一把鑰匙
第四章 建築能效標示制度
第五章 別拿蘋果比橘子-建築能耗基準之謎
第六章 建築能評評估系統BERS的挑戰與展望
第七章 新建建築與既有建築的淨零戰略
第八章 台灣淨零建築的成本最佳化戰略
第三篇 淨零建築的第二把鑰匙
第九章 低碳建築評估的緣起與方法論
第十章 建築碳足跡資料庫
第十一章 LEBR的框架與設計互動方法學
第十二章 低碳建築的評估與展望
附錄一 BERS專用建築分類與EUI基準資料庫
附錄二 LEBR專用建築碳足跡資料庫(ABRI-LCC碳足跡資料庫)
◇更多文章
- 地下室開挖期間擋土壁側向變位如何監測及應變?傾度管觀測重點一次掌握!
- 建築風水能被量化評估嗎?經過專案驗證的空間策略指引工具:TEA(整體環境平衡系統)
- 土地使用的最大發展潛力如何掌握?空間規劃指引工具「土地使用適宜性分析」的4個工作重點
- 淨零還是近零?100%淨零可行嗎?借鏡「邊際效用遞減法則」設立30%淨零建築目標
- 鄰房變危樓!連續壁破損?由6個都會地區基礎施工災害緊急應變案例研討,認識「地盤」的複雜性
- 放樣錯誤、尺寸缺漏、圖號不懂,5個「建築施工圖」常見疑難一次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