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 發電機室該不該設置通風百葉?
A【機電設計觀點】考量短循環、防火區劃、噪音因素,發電機室不適合設置通風百葉。

電機技師有一個常常被問到的問題:發電機室可不可以設置通風百葉?
發電機因運轉時會同步啟動進、排風機,把機房裡的熱透過風機排掉,再引進新的空氣。如果機房設置通風百葉,通風百葉作為開口,發電機一啟動,風就經由百葉吸進室內,機房散熱將造成短循環,降低機房的散熱效率。
發電機室不能設置通風百葉,可是我們又希望機房不要因此日久潮溼,或是電氣設備因潮溼受損,有發黴、老化等問題,那該怎麼辦呢?
為了因應發電機室平時的通風需求,建議可在機房內設置小型負壓風機,直接在這邊排氣,利用微量的負壓空氣把裡面潮溼空氣排出,又不會破壞到空氣循環,而且也能夠維持它的防火區劃完整性。
發電機運轉發出的噪音聲響很大,透過百葉,轟轟聲響會傳遞到停車空間。因此,如果發電機室要設計通風百葉,必需考量噪音問題是否影響鄰近空間噪音環境的品質?是否與噪音防治的原則背道而馳?這些都是應該謹慎思考的問題。
短循環、防火區劃、噪音,這三個不利發電機室設置通風百葉的因素,是筆者依據專業,周詳考量之下歸結出來的原則;很多建築師說,機房就通通都開百葉,不管類型、全部都開,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像發電機室這些特殊性質的機房,通風百葉就不適合於此設置。
◎同書「發電機室」其他議題:|發電機室規劃設計要領|發電機室燃料槽圍阻措施檢討方法…等
Q ‧ 電力機房之間的相對距離,為何會影響建置成本?
A【機電設計觀點】減少管線往返配置於各機房的路徑,累積出可觀成本降幅

設計與成本息息相關,精準地樽節成本,是建設公司特別關注的目標,面對公司的Cost down要求,機電技師想透過設計手法明顯有感地降低成本,其實是相當困難的任務。以建築工程的外牆選材為例,假設貼國產瓷磚的成本為1000 萬,而貼外國的石材成本則可能要8000 萬,二者造價懸殊,光是單一項外牆選材決策,成本落差就有數千萬,對總建置成本的影響明顯可見。
然而在水電工程,樽節成本的效果則難以呈現出這樣可觀的數據。如未採用特殊的設計手法,水電工程執行Cost down的整體成效,全案算下來可能只有數十萬,對比整體工程造價,突顯不出其重要性。
為什麼水電成本缺乏向下調整的彈性呢?一個建築物內,設備、器具、材料之數量,都是因應實際需求進行配置,並不容易透過簡化設計內容來 Cost down,總不能說馬達少一臺、發電機少一臺,或是發電機小一點,或是簡化防災中心的配備吧。對水電工程來說,為了滿足機能需求,基本的東西還是要到位,無法任意縮減。
那麼,機電系統的 Cost down可以從哪邊著手呢?燈的數量、管線的線徑、路徑,必須由這些很微小的材料去錙銖必較,一點一滴精準地降低支出,慢慢累積出可觀的成本降幅。例如,減少管線往返配置於各機房的路徑,幾米的管線省起來,幾萬塊就省起來,以此類推,逐項逐項地樽節,便有可能累計省下全案1000 萬、2000 萬或是10%、15%的總成本。
電力系統機房間的相對位置,影響管線往返配置路徑之距離,與機電系統建置成本有直接關係。從市電正常供電順序來看:1) 台電引進管、2) 台電配電場所、3) 受電箱、4) 電錶室、5) 發電機室動力盤,這些空間若是一個接著一個連續配置,配線距離短,管線建置成本因而能降至最低。

上圖為接近真實狀況的電力系統機房平面配置圖,台電引進管、台電配電場所、受電箱,這些空間配置於車道一側,而電錶室、發電機室則被分開配置在車道另一側。受電箱的管線必須跨越車道才能抵達電錶室,而電錶室隔壁是梯core,電錶室的管線要越過一大段距離,才能抵達下一站發電機室。
市電供電異常時,改由發電機啟動供應緊急電力,這時候電力需要由發電機室回到電錶室,大量管線穿越這段長長的路徑,可想而知建置成本將會比相鄰配置時高出不少。
◎同書「成本」其他議題:|環保等級發電機黑煙淨化器的擇用考量|不同耐震強度蓄水池或水箱規格對成本之影響…等
Q ‧ 雨水管閘閥的最好設置位置在地下機房裡?
A【機電設計觀點】免受雨水管閘閥爆管危機的B1F 頂部配置方案

部分機電人員在設計機房時,認為設置於停車空間的雨水管閘閥不甚美觀,於是就把它放到機房裡面,而雨水回收機房可能位於地下室最底層,雨水管閘閥位置距離地面有相對高程,會有什麼問題呢?
想想看,雨水管閘閥是逆止閥和電動閥組合而成,所謂的逆止閥是一個單向往上送水出去到水溝的裝置,等它排完水,水位開關一偵測到水池高水位,電動閥即行關閉,電動閥以上至水溝排水高度的管內積水,將形成水壓,長時間存積在閥門這邊。
假設今天雨水管閘閥設置在地下4 層機房內,以高度10 米就有1 公斤的水壓來計算,樓高一層3 米、四層12 米,12 米深的水壓有1.2 公斤。試想,這個雨水管閘閥長期承受1.2 公斤的存積水壓,當管路接頭閥件老化,會不會容易滲水或脫管漏水?
因此,把雨水管閘閥向上移動配置在B1F 頂部,距離地面端點可能只有1 米,水壓只有0.1 公斤,雨水管閘閥幾乎不受水壓影響,將能妥善保護它免受管接脫開或爆管危害。
爆管的危機並非常常發生,不過一爆就是大災難,因此需要格外注意。當地下室的樓高過高,配置於機房的雨水管閘閥長期存積高水壓,或是雨水管材質為PVC,或是雨水管接頭品質欠佳,上述種種因素若未於設計階段著力,日子久了,災害難免就會發生。
◎同書「設備維養」其他議題:|消防泵浦機組設置細節|防災中心高架地板與明架天花設計|抽排水泵浦選機原則…等
以上內容摘錄自《機電系統與建築規劃設計整合問題集I 》詹柏鉅 著 ‧ 即將於2025年11月出版。
《機電系統與建築規劃設計整合問題集I 》更多設計整合議題
- 電梯機坑的「抽排水設計策略」
- 一目瞭然!這樣檢討筏基池體圖面最有效率
- 連通管之外的「第二道安全措施」-溢排管規劃設計
- 整合設計資訊才能完美施作:筏基人孔蓋「一次化精準施工」
- 『整合』是否到位?從電氣盤體「併盤計畫」成果看起
- 電信機房引進管止水、斷水、排水設計
- 台電配電場所規劃設計要領
- 垃圾儲藏室的負壓排氣與免接觸設施設計
- 管轄全建物!防災中心設備、器具配置一覽
- 地下室停車場複式牆排水與導水板排水設計要領
- ……其他
《機電系統與建築規劃設計整合問題集I 》所含工項
- 大底FS版
- 筏基
- 水箱蓋BS版
- 地下層機房空間
- ─噴灌機房&雨水回收機房
- ─消防機房
- ─發電機室
- ─電信機房
- ─台電配電場所
- ─蓄水池機房
- ─垃圾儲藏室
- ─防災中心
- 停車空間(複式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