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1.08
規格:繁中/平裝/136頁/23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大師的背影
文/廖慧燕
王秋華建築師,這位被尊稱為「台灣圖書館之母」的建築師在今年六月中旬過世了,本期特別製作紀念專輯表達建築界對她的追思及緬懷。王建築師出生於大陸,中央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赴美取得建築碩士,在古德曼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多年,於1979年來台後與潘冀建築師事務所合作,在國內外均完成不少精彩的建築設計,其中對於國內圖書館設計,引進開架式、明亮舒適的閱讀空間與家具設計,更是開風氣之先。王建築師關懷社會,相信好的建築設計應該帶給人類社會和諧發展的空間,這是建築師的責任與義務,她知行合一,致力於營造友善多元、平等自由、互相尊重的空間環境;另外,她的設計更能周到細緻的考量使用者需求,所以在美國及台灣,他的合作夥伴多著重於建築整體形貌的掌握,而她則主責空間配置設計,創造出無數符合使用需求且舒適優雅的建築空間,更重要的是她溫潤待人,教學認真讓後生晚輩均能在溫馨的氣氛下往建築領域前進。
王秋華建築師紀念專輯感謝許麗玉老師的協助企劃,並概要介紹王建築師的一生,推崇她關懷社會、謙和待人及專心致力於建築工作,是大隱於市的建築家;潘冀建築師敘述和王建築師相知相惜,及她溫暖待人且豁達好命的一生;夏鑄九老師介紹王建築師的父親對她的影響,並探討敘述她致力於社會改革之過程與成就;王俊雄老師藉由解析「莫爾報告」,肯定王建築師對建築整體性的掌握和優美環境的塑造,在國內建築混亂不堪的脆弱時刻,給予建築專業者的指引;徐明松老師介紹王建築師的養成過程,探討古德曼的建築語言及王建築師在國內外建築作品與對台灣建築的影響等。
另外,今年八月正好是陳其寬建築師一百年冥誕,這位建築先行者不但與貝聿銘等人在東海大學創造了大學校園的規劃典範,隨後陳建築師並以其慧眼與巧思為後人留下了豐富且珍貴的建築遺產,也在校園及其他建築設計對台灣建築界造成極大的影響。陳建築師具中國人文思想,亦嫻熟於現代建築技術,所以他總想找具備近代與中國精神的東西,而不拘泥於傳統的外形,他早期與貝聿銘、張肇康建築師等致力於中國建築現代化,合作了簡約的中式設計,後期或因對新結構、構築作法之了解,則更能自由發揮創作了不少獨具一格的作品,而他的藝術天賦,使其畫作灑脫超俗亦同享盛名,成為知名的畫家建築師。
本紀念特輯感謝游明國建築師的協助,並撰文介紹陳建築師引進的建築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強調動手操作體會,引導東海的建築設計教學發展與後續之成就;關華山老師經由文獻資料分析東海校園在規劃及建設過程中,參與的大師們之分工合作狀況,並肯定他們規劃的宏觀視野,奠定了後續發展為優美的校園的基礎;薛孟琪老師分析多個陳建築師的作品,讓「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設計思維變得易於理解與討論,提出現代建築應該是從老樹根上長出來的新株;羅時瑋老師以藝術中心為例,從中國哲學源頭的易經思想,追溯陳先生建築實踐背後的自然觀;徐明松老師等探討陳建築師離開東海後的建築作品,肯定這些建築的含蓄美學,同時認為他的建築語言為華人現代建築提出一條新路徑。
王秋華建築師走了,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正式畫下句點,這一輩人,包括王建築師與陳其寬、王大閎、黃寶瑜及張肇康建築師等,都深受顛沛流離磨難,但是他們融合華人文化素養與西方現代思想及技術,成就有目共睹。這一代結束了,但也是另一代的開始,引用王秋華建築師的話與大家共勉,「建築整件事都很辛苦,但是你要是能夠做得好的話,你會覺得很高興。」
編者的話
28 大師的背影
文/廖慧燕
作品
44 豐興鋼鐵行政大樓
/張巽堯建築師事務所
50 IKEA桃園店
/林明娥建築師事務所
56 佳斯比企業總部辦公大樓
/國棟建築師事務所
62 十鼓捷絲旅飯店
/葉世宗建築師事務所
68 丰二三
/洪玫如建築師事務所+土心木田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特輯Ⅰ- 兼俱藝術與建築的奇才
陳其寬建築師百年紀念特輯
78 解析東海透視畫作與教堂發展模型過程
談陳其寬東海大學的設計理念與貢獻
文/游明國
85 後東海時期陳其寬建築作品初探
文/徐明松、黃瑋庭
92 大師們建校東海的合作與分工
文/關華山
98 陳其寬建築的自然觀
以乾卦「用九」再探東海藝術中心的空間形式意義
文/羅時瑋
104 臺灣戰後現代建築的地域性轉化
從東海校園住宿設施的設計演變看陳其寬先生的地方性
探索
文/薛孟琪
特輯Ⅱ- 王秋華建築師紀念特輯
114 瀟洒浪漫的好命人生
王秋華建築師
文/潘冀
116 歷史不成灰,青春正翻頁
記社會改革的女建築師王秋華
文/夏鑄九
120 王秋華與台灣建築的1970年代
文/王俊雄
123 大隱於市的建築觀
紀念與王秋華建築師(1925-2021) 的初識
文/許麗玉
130 王秋華與古德曼先生
文/徐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