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濕氣候住宿節能設計的重點不在「建築外殼保溫」
國際間對於住宅節能設計法規常以熱傳透係數U值為保溫之規定,由上氣候特性可知住宅外殼保溫之需求度隨氣候寒暑程度而方有差異,亦即外殼保溫對住宅節能效益在寒帶氣候較大而在熱濕氣候則相對變小。
在熱濕氣候對於建築外殼保溫要求不高,但是對於自然通風設計卻不可或缺。尤其在健康舒適的考量下,像住宅、宿舍、養老院等住宿類建築物必須以自然通風採光設計為前提。自然通風採光設計最重要的祕訣,是不能設計縱深過大的建築平面。
亞熱帶氣候的通風設計手法1 ─ 14米空間縱深是設計極限
一般而言,單邊開窗之空間縱深超過6米、雙邊開窗之空間縱深超過12米即不利於自然風力通風。
通常12米通風極限的住宅深度,還可以在中間勉強配置一間機械通風的浴廁後成為14米。14米深度通常就是良好通風建築的極限,超出14米深的建築物必須長期依賴空調換氣設備方可維持其機能,非常不適於自然通風採光設計。
亞熱帶氣候的通風設計手法2 ─ 有窗必能開 ‧ 有窗必有簷
其次,通風設計必須有良好的開窗形式。由於採光不良的平面設計在房屋市場上難以生存,因此目前房屋市場的採光規劃上較少有問題,但是目前最大的危機,在於日益擴大的「超大開窗」、「密閉窗」、「無遮陽窗」之設計風潮。這風潮在熱濕氣候下不但造成熱環境的惡化,也造成空調耗能暴增。
漢字的「窗」,是開口上有遮簷之意,有窗必有簷,無簷不成窗,開窗的哲學,自古有明訓。密閉之窗,妨礙通風對流;無簷之窗,在雨天難以開啟而通風,在烈日之下難以眺望,同時也嚴重浪費空調能源。深深的遮簷、豐富的陰影,乃是熱濕氣候的建築美學,無簷之窗乃是乾燥沙漠的建築語言。
良好的開窗設計應該有窗必能開,不能開之窗有如殘廢之窗,不但引來夏熱冬冷的氣候,也因通風不良而不益於健康。現代建築錯誤的透明美學,在廣告商的推波助瀾之下,常變成追求晶瑩剔透的表面炫耀,不惜讓房間窒息悶熱。許多民眾買了大密閉窗設計的房子而苦不堪言,不得不以夾板、錫箔紙、窗簾來遮蓋開窗,造成建築景觀醜化不堪的現象。
平面細長而非肥胖 X 良好形式開窗 是解方
總之,住宅的風土設計首重1.通風良好的細長平面,其次在於2.維持通風性能良好的開窗形式,亦即必須忌諱「超大開窗」、「密閉窗」、「無遮陽窗」之設計,而外附遮陽、大小適中而全面可開啟的開窗才是亞熱帶的住宅造型設計。
以上內容摘自林憲德教授著《熱濕氣候的人居熱環境》
■ 延伸閱讀:不透水的都市地表,樹木怎麼活?【綠建築技術】植物氧氣筒
■ 更多 風土建築、環境氣候及建築節能叢書 通風設計 節能住宅 建築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