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里山地景」?
日本因屬列島島國,其海岸線曲折又長,大規模平原少,在森林和平原之間有許多的郊山、樹林、坡地、農地,多與農村之生產、生活互為作用,河川、溪流、水圳、水田、濕地等形塑成一種特殊之文化產業地景,是以日本人稱之為里山地景(Satoyama-Like Landscapes)。
- 永續前提下的「人地共生」理想
里山倡議於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締約國大會」正式提出,其核心理念即指介於高山與平原之間、森林、社區與農業生態系所構成的「地景」,此為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想,以永續利用的方式來管理土地和自然資源,以達到兼顧生物多樣性與資源永續利用之願景。
2.台灣的「生產地景」也蘊含里山信念
因日本是最早提出此類「地景」保育的國家,為此通稱此類複合式生產性地景為「里山」。在臺灣或許沒有此名稱,但凡在鄉村地區如宜蘭的竹圍、聚落、水圳、農田所建構出一種互為影響共生之農業地景是存在的。如桃園台地之埤塘、水圳、農田、濕地、綠籬、防風林、竹林。苗栗、東勢、美濃……地區在淺山谷地所形塑出之埤塘(農塘)水圳、水路、溪流,相思林、雜木林以及水田、旱田與人工林地景.…..均是具同義之生產地景。
這些生產地景是一種鑲嵌地景,具有多樣性,同時具有季節性之動態變化,而舊傳統農村營田或營林之理想,早存在有適量適種、適量適取(收割)之傳統理想,甚而原住民部落在低海拔或中低海拔之淺山邊緣,其對林木之取用、林中野生動物之獵取、果實之採收……溪流中魚類之捕獲,亦均有一定之傳統習俗與信念。必須透過具創意之互助模式,予以引導促成。
3.以「營造」取代「保護」,里山精神更具發展彈性
以「里山倡議」係具有一種共營互利,且對環境友善之資本主義精神存在,正因為其得以互惠共利,且具有經濟效益,也因此以「里山」為導向之地區環境營造逐漸取代了單向目的之「保護」而朝多元多功能之保育與明智利用之方針發展。
「里海」和「里山」應具有相似之目標,亦即追求海岸或沿海地區的社會與生態和諧共生而形塑出,具經濟可持續性之生產海岸地景,它同樣強調人與海的融合,透過人為的經營管理,與持續性之監測而致使,漁業資源及海岸、海洋生物多樣性得以恢復保全,並得以永續利用。
4.台灣「里海」實踐的未來
「里海」在定義上亦可衍生為:「人類能與自然共存,且能提高生活福祉的海岸生態系或海岸地景」,而海岸之鑲嵌景觀生態亦同樣豐富,它涉及近岸海域之多種自然地形與生態相,也包括與陸域連接面之河口、濕地、沙丘、沙洲,還有人為之埤塘、漁塭以及人類生活之漁村聚落、海岸防風林,故同樣的是具有社會生態功能之海岸地景。
「海岸管理法」業於2016 年公告實施,而「海洋委員會」亦於2018 年4 月28 日正式成立,對於臺灣的「里海」實踐,則必須有更高度之政策願景與對漁民、社區民眾、漁會組織之溝通共識,以及如何讓參與式海岸海域經營在生態保育與永續生產系統維護取得平衡,同時能兼蓄各既有在地海洋文化之傳統( 如傳統漁技、石滬),以及結合生態觀光與漁村之文創產業發展。
海岸林復育、海岸污染防治,以及相關與海共生之地域性傳統智慧均應有一套鼓勵機制,如蘭嶼達悟族對漁獲生產、芋田耕種、水圳水權分配,以及「里山」林木之取用,早已自我建構出一套非常科學有序之循環經濟系統,而澎湖以及臺灣沿海各漁村漁民之以石滬捕魚方式與海共生,與海和諧相處之傳統智慧,亦因可詮釋為「里海」精神的實踐。
以上內容摘自 《人與地:臺灣景觀變遷與調適》
從1604年荷據時期,到2019年你我的時代
超過400年的環境變遷史
你最熟悉也最陌生的家-台灣
◆ 日治時代因政治遷移的原住民,為什麼居住安全卻比以前更加危險?
◆ 台灣的高山,經歷近80年的連續伐木後,現在來喊封山、復育還有救嗎?
◆ 四面環海卻快速消失的海洋文化,究竟是面臨什麼威脅?
以橫跨400年的台灣環境變遷史為基礎
用最細膩且綜合性的生態觀點
喚起對國土的重視與行動
◆ 各國的民間、學界、政府單位都開始重視國土生態安全,台灣跟進了嗎?
◆ 強烈的異常氣候來襲,治理者如何規劃,才能提供國人安全的生存空間?
◆ 民間意識的崛起與行動,如何改變社會!
◆ 實踐「土地正義」的關鍵角色,居然是看似普通的數位化地理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