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2020.07
規格:繁中/平裝/ 23 x 30/彩色
ISBN:9771011681007
備註:初版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 編者的話
魔鬼藏在細節裡
文/廖慧燕
世界各地因自然環境、技術、社會文化等差異,創造出各種不同特色的建築,而各地建築之優劣褒貶不易有一致的標準。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相較於國外尤其是歐洲或日本的建築,我們必須承認國內有不少建築遠看很出色,不過細看可能會發現收頭沒處理、過於粗糙或不夠細緻,或剛完工時很好但是很快就老化不堪,探究其原因,多半是在細節包括材料、構造方式等未仔細琢磨。
記得年輕時,有一次與黃友良建築師聊天,他提到王大閎建築師作設計案,不但對於空間設計要反覆思考,對於材料、施工方式更是仔細,曾經為了一個別墅住宅設計案,特別實際作了幾個不同石材、磚塊及疊砌方式等樣本仔細推敲琢磨。
這個深入思考將設計概念具體化的過程就是所謂的設計發展,建築設計應該要有四個階段,設計概念、設計發展、施工圖說、工程監造,其中的設計發展,引用蘇喻哲先生的話「是替建築主體『注入靈魂』的過程,它可發展出平行於『設計概念』的細節,並形成一種特別的氛圍,經過不斷的層次累進與總和,好比葡萄酒的釀製過程,需要時間與環境條件的配合,缺一不可,設計發展的『熟成』過程,也正是空間創作中最重要的關鍵!」,本期即以設計發展與建築細部為特輯主題。
由於設計發展過程中牽涉到感性與理性、想像與技術、創作與施工等交雜取捨過程,所以需要有較多篇幅描述其細節,為使建築師可有足夠的空間說明解釋其醞釀過程,本期僅邀請國內在設計發展與建築細部享盛名的廖偉立與蘇喻哲先生,爾後當視情況繼續邀請建築先進分享其觀點與做法。
廖建築師以礁溪教會為例說明從草圖到現場的奮鬥,他認為草圖是傳達最初建築思考的工具,可方便與業主、同事與顧問間的溝通,再由草圖反覆操作探索空間性、結構性、材料性與構造性,從基地配置小到建築細部,甚至一個把手、一個螺絲釘的作法,反覆修正以達到心目中的最佳形式。為使思辯過程更為清楚,廖建築師並與王增榮教授、邱浩修主任與廖明彬董事長舉行對談,並由褚瑞基教授針對礁溪教會進行建築評論。
蘇先生則從較理性的角度探討設計發展,他認為建築經典之作多出自於全方位的建築師或設計團隊,他們從「概念創造」到「施工細節」的垂直流程中,各個環節均能徹底掌握。而全方位建築師不但需要天份更需要努力,他歸納設計發展應具備之特質,包括基本專業能力與經驗、對材料與構法的敏感與理解、深諳各種空間對情緒之影響及以使用者立場去思考及社會文化成熟度等,蘇先生並以個人及國外幾個案例進一步解釋建築師如何應用材料、技術成功轉化概念設計成為傑出之作品。
兩位分別從感性與理性的角度介紹設計發展與建築細部的探索過程,提出如何掌握設計概念之原則,配合技術與材料應用的專業能力,具體轉化成為完整細緻的「整合創意作品」,期望本特輯或可對國內建築業界尤其年輕建築師及建築系學生具啟發與引導之效益。
另外,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黃郁文建築師以「分倉分流」觀念,從防疫的角度探討建築應具備何種性能才能適應可能的環境變化,包括車流、人流、物流、氣流及水流等之規劃與因應,並提出後疫情時代的空間部署宜「以智慧化科技為基礎,創造具備未來性的健康建築,發揮環境永續的韌實力」。
作品
豐穀璞實 /
大龍市場暨國宅辦公改建案 / 44
冠德青璞匯 / 50
小宅革命 / 62
《時論》
失控的流動性危機 論後疫情時代的空間部署 / 132
《書訊》
探索貝聿銘 / 136
設計發展與建築細部
建築是空間、結構、構造、材料的統合過程 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礁溪教會」為例 / 77
深情有始有終 「設計發展」不可或缺的情懷與能力!! / 116
《評論》
來自德國的觀點,小宅革命 / 69
大龍峒新生活城 老市區的轉型與抗拒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