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特性要因圖」作為品質管制方法的原理是?

對於結果(特性)與原因(要因)對策間之關係,以箭頭連接,詳細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稱為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為日本品管權威學者石川馨博士於1952 年所發明,故又稱「石川圖」,又因其形狀似魚骨,故亦稱為「魚骨圖」。


特性要因圖的用途廣泛,彙集了有闢人員之知識與經驗,可代表該現場之技術水準程度,故除了現場外亦適用在事務、技術、營業等部門。
其用途可分為:
(1)用以改善品質、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目標,進行現狀解析丶改善。
(2)施工管制用:不良品等異常現象發生時之原因探求或改善對策。
(3)作業標準檢討用:作業標準不完善或修正之檢討。
(4)教育訓練用


將問題的現象作為魚頭的起點,而各魚骨即是插想出來的導致原因;此方法可將事件的問題及其要因找出,根據分析再擬定適當的對策;方法有二種
(1) 大骨展開法-由問題的結果找出原因。
(2) 小骨擴張法—將影響問題的原因逐一列出,再予以分析歸納。


Q2.如何進行特性要因圖繪製?

1.決定問題的特性:特性要因圖在未劃之前,應先決定問題的特性,如漏水原因丶臭氣…等的問題特性加以確定。
2.劃製特性要因圖的骨架:準備適當的紙張,劃製特性要因圖的骨架,將特性寫在右端,自左劃上一條較桿的幹線(稱母稱),就是代表製程,並在幹線的右端劃一指向右方的箭頭
3.把原因分類成幾個大類:每大類劃於中骨上,以方框圈起,加上箭頭的大分枝稍斜插到母線,此大分枝稱子枝,較母線略細。

原因(大類)以約60°插至母線

4.探討大原因的原因,再細分為中、小原因:並將其記入小骨及枝骨上,細分中小原因時,應注意必須能採取對策者為主要條件,且有因果關係者歸於同一中小枝骨中,無因果關係者則否。
5.決定影響問題點之原因的順序:以集中思考自由討論的方式,在所列出的原因中認為影響較大的劃上紅圈,再從劃上紅圈的原因中指出認為影響更大者再劃上紅圈,一直檢討下去。

大原因細分為中原因
中原因再析分為小原因

Q3.哪些「品質特性」範疇可以使用「特性要因圖」

品質特性除了指施工中之各項尺寸丶重量、壽命等特性外,其他如損失、不良率等有關成本之特性,作業率、標準工率等有闕生產性之特性,以及其他交貨日期、事故件數、糾紛案件等表示工作或活動結果之特性,均可當作品質特性來處理。

Q4.誰來參與「特性要因圖」繪製資料收集?

在繪製新要因圈時,應盡量集合現場有關人員以及設計丶技術、施工等前後製程人員之意見,以作為將來特性要因圖整理時之參考資料。


Q5.工作實態如何轉換於圖上?

形式化之特性要因圖無助於品質之改善與管制活動,能將現場工作實態之情報以符號之形式記列在特性要因圄上,才有助於原因之探求丶品質的改善。

Q6.要因分析前後有哪些作業要進行?

比較現場實況與作業標準,調查作業是否已標準化以及偏差如何産生等,而決定應實施以及改善的事項。事項既已決定實施,則應明記作業標準。至於改善之事項應先加以試驗或執行,其結果以資料來校核,使其標準化。問題産生後,應不斷追加新的資料情報。


Q7.繪製時如何幫助全盤思考?

可透過5WIH 的方法逐項列出。為何必要(Why)、何時做(When)、目的為何(What) 、誰做(Who)、在何處做(Where) 、什麼方法(How)

Q8.如何設定特性要因圖的繪製範疇?

例如以「&不良品」的特性解析時,應分為「尺寸不良」、「疵點不良」、「加工不良」等繪製各別的特性要因圖。

Q9.理想的特性要因圖應該具備什麼條件?

原因解析的原則,務必要達到能採取措施的小原因才可。因此,除達到上述原則之外,劃出的特性要因圖應是又肥又大的大鯨魚,不是瘦巴巴的沙丁魚。


▼以上內容摘錄自《水電工程規劃與管理》/陳志泰編著

品質管制還有哪些工具?

而水電工程的生產型態與一般製造業不同,

又該用哪些方法進行工程管理控制?

本書包含~

品質管制之七大工具說明
查檢表(Check Sheet)
特性要因圖(Cause and Effect Diagram)(又稱魚骨圖)
帕柆圖(Pareto Diagram)
直方圖(Histogram)
散佈圖(Scatter Diagram)
層別法(Stratification)
管制圖(Control Chart)

統計方法分析

水電工程與建築工程之施工界面說明
建築與機電設備之界面問題探討
界面管理
工程人員職權說明


更多文章~

詹氏粉絲團

發佈留言